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工作计划(通用34篇)

2024-08-01 02:37:11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五年级上册语文工作计划(通用34篇)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学校以准备参评“新优质”学校为目标,着力打造梯队教师。所以我们五年级组将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益为宗旨,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摸索并总结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方略。....

五年级上册语文工作计划 篇11

  教学目标:

  1、认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一、构建话题,导入课文。

  1、在我们国家的广州市,刚刚举办了一场亚洲最高级别的赛事,你们知道吗?说说你的了解。我们的祖国国力日益强盛,相继举办了奥运会亚运会,引起了世人的瞩目。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百五十年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件屈辱的事情,美丽的东方园林被西方强盗毁于一旦。

  2、板书课题。强调“毁”写法。

  3、轮流读课文,检查预习,随时正音。

  二、细读课文,感悟“毁灭”。

  1、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把最让你气愤的地方用“——”画出来并作一作批注。

  生默读,批注。交流。

  2、读了这段文字,你是怎样的心情?

  3、这心情从何而来?读一读让你感觉到愤慨的句子,读出你的感情。

  4、出示: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是的,侵略者的本性是残暴而贪婪的,让我们带着愤恨读一读。

  5、圆明园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出示: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小声读一读这两句话,你又读出了什么样的心情?

  生小声读。交流。

  6、圆明园的灰烬里到底有什么?让我们探寻一下这座园林的瑰宝和精华。

  三、品读课文,领悟“精华”。

  1、默读课文,感受一下这曾经是一座什么样的园林。哪些景观和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笔划下来。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2、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你的脑海中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来谈,感悟重点词句)

  出示: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自由读,边读边想象。

  谁来读一读这优美的文字,指名读。

  课文中没有介绍到的景观还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吗?

  (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重点介绍最让自己欣赏和惊叹的部分)

  3、真是巧夺天工,精美而宏伟的圆明园。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4、圆明园布局精妙,建筑风格各异,当然称得上的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同学们,让我们把这些美景记在心里,我们一起回顾圆明园的美景和宏伟建筑。

  出示幻灯片,辅助背诵。

  5、欣赏了园林风光,我们再来看看园中丰富的收藏品。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了解圆明园中珍贵文物的收藏情况。

  谈谈体会。所以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6、就是这样的一座举世闻名的圆明园,被侵略者付之一炬,所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告诉了我们:(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两个“不可估量”要强调什么?齐读。

  7、(出示圆明园的废墟画面)就在这残垣断壁面前,想象着我们刚刚漫游的圆明园的景象,同学们,你又什么话想说呢?

  四、也许,圆明园的废墟会提醒我们,不忘国耻,永远要记住侵略者的强盗行径。

五年级上册语文工作计划 篇12

  教学目标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1)

  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生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其特点,师加以点拨。

  我们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请我们打开书,翻到90页,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师板书课题。

  板书:四季之美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课件2)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小组活动,大家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长检查小组每个同学对生字的识记和理解情况,并及时向老师汇报。

  4.每个小组在向老师汇报学习生字的结果时,要总结出本小组的识字方法。

  生汇报识字情况,并总结识字方法。

  三、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出示课件3)

  1.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全文总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4)

  这篇文章描写了四季不同的美景。

  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进行描写。

  板书:〖〗

  春天----黎明

  夏天----夜晚

  秋天---黄昏

  冬天-----早晨

  四、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出示课件5)

  师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四季之美,表达的是作者对四季之美的喜爱之情。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的情感读出来。我们要通过轻重读的变化、语速快慢的改变,来表达情感。下面,我们读课文,看谁读得好。

  2.生自由读课文。

  3.小组读课文,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读。其他同学及时做出评价。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朗读,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熟悉。这节课还是有所收获的。

  六、布置作业。(出示课件6)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3.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体现的四季之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四季之美》这篇文章。

  板书:四季之美

  2.听写词语。(出示课件9)

  黎明 红晕 漆黑 夜幕 降临 愈发

  心旷神怡 闲逸 和谐 扫兴

  二、深读课文,体会四季之美

  1.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春天的美体现在哪里?作者写这一部分用了怎样的写法?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0)

  作者认为春天最美的是黎明。作者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动态变化,描绘出春天特有的特点,体现出春天的动态美。

  板书:春天----黎明(颜色的变化)

  鱼肚白-----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

  2.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了夏天哪些景物,体现出夏天怎样的特点。(出示课件11)

  生总结,汇报『』

  板书:夏天----夜晚(萤火虫的动态)

  夏夜萤火虫----迷人

  3.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秋天的美体现在哪里。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2)

  板书:秋天---黄昏(鸟儿们的动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