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制度(通用26篇)
(3)要具有灵活的薪酬管理制度。非特定行业工资薪金按月计算纳税,避免“超额税”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可能根据每个员工的预计薪酬水平,先确定年终奖发放金额,剩余部分再设法均衡到每个月工资。要均衡每月工资,需要有灵活的薪酬管理制度作支撑。
2.嵌入节税目标的薪酬方案设计思路
(1)准确预计员工的薪酬水平。单位人事部门,可以根据行业薪酬平均水平,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薪酬计划。在此基础上,根据员工所从事的岗位性质、能力大小、价值高低,制定计酬标准,并量化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确定其计划年度的薪酬水平;也可以根据上年度的薪酬执行情况,结合员工成长与薪酬增长因素,准确预计员工年薪。
(2)合理设计员工的薪酬结构。不同层级的员工薪酬水平不同,实践中需要根据每个员工的实际情况设计个性化薪酬方案。在薪酬结构中,三险一金、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免征额等项目具有刚性,可以根据相应的法规计算单列,再根据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大小,嵌入节税目标,确定是否发放年终奖、按哪个临界点发放年终奖、以及年终奖后的日常工资金额。
(3)建立员工薪酬管理台账。灵活薪酬管理制度的组织与实施,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单位内部人事、财会、部门、个人全方位的协调与配合。在员工薪酬计划的日常管理中,负责制定计划的人事部门,需要将每个员工的具体计划下发到员工所在的部门,由所在部门为员工建立薪酬管理台账,平时如实计算、记录员工实际工作业绩,1-11月份暂按薪酬计划确定的水平均衡上报给人事、财会部门计发工资,12月份再根据员工薪酬管理台账的实际情况调整工资金额。若薪酬计划与管理台账出入较大,也可以将调整额一并计入全年一次性奖金。但必须注意,将调整额计入年终奖的方法,只适用于计入调整额后年终奖金额仍然不超过18000元的特殊情况。为了避免因差额调整误入年终奖纳税临界点陷阱或违背纳税无差别点节税原则,在尊重员工意愿的情况下,可将本年度调整额递延到下一年度的薪酬计划合并执行。
绩效管理制度 篇2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持续改进提高工作绩效,将员工工作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以及个人绩效相结合,确保员工工作目标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为建立和完善公司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和激励与约束机制,对员工业绩进行客观、公平、公正地评价,并通过此评价合理地进行价值分配,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范围
德通公司正式录用员工。(销售部、后勤人员或试用期员工除外)
第三条:考核原则
客观原则:对被考核者的任何评价都应明确的评价标准,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情况,避免因个人和其他主观因素影响绩效考核的结果;
自主原则:各部门可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在一定范围内制定相应的考核规程和评价标准,形成部门的考核实施细则,部门内所有岗位均有对应的考核指标;
公开原则:各级考核指标(含项目、达到状态、权重和评价标准)的制定与过程调整,对员工公开;
反馈原则:过程监控结果和考核结果要及时反馈给被考核者本人,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今后努力改进的方向;
改进原则:考核目的在于监督责任者的职能履行与实施,促进责任者对公司/部门经营目标的有效贯彻与实现,因此在考核中要注重对责任者的自我纠正和改进情况的评价;
第二章考核体系
第四条:考核对象
ⅰ类员工:车间生产人员;
ⅱ类员工:基层管理人员;
ⅲ类员工:管理人员;
第五条:考核内容
考核根据工作标准的关键指标进行考核。
第六条:考核类型
员工绩效考核分为月度、季度、年度考核3种,具体以实际操作为准。
第三章考核实施
第七条:考核权责
总经理:对于副总、销售、行政、财务部进行追踪。
副总:对于生产、技术、采购、品管、动力部第一负责人进行评分。
各部门:按照本办法负责本部门的考核具体实施,由部门第一负责人对本部门人员进行评分;
综合管理部:负责考核办法的制定,对绩效考核的总体原则、绩效考核的方法及绩效考核的注意事项进行说明,组织、指导、督促考核的实施过程。
第八条:考核等级对照表(ⅱ、ⅲ类人员适用)
考核得分
考核结果及等级
绩效系数
95(含)以上
绩效特优(a)
1
90-95分
绩效优秀(b)
0.8
80-89分
绩效良好(c)
0.7
60-79分
绩效达标(d)
0.5
60分以下
绩效不合格(e)
0.1
第九条:考核程序
1.总经理室每月30日前对公司各部门上月绩效进行考核评分,确定等级;
2.副总每月29日前对所属各部门上月绩效进行考核评分,确定等级;
3.各部门第一责任人每月27日前对本部门人员上月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评分,确定等级;
第十条:工资核算
1、ⅱ类员工与ⅲ类人员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其他补贴
备注:其中各部门基本工资详见表一,由总经理确定该员工基本工资
工资等级
第五档
第四档
第三档
第二档
第一档
管理职系
备注
1
5000
3500
3000
2500
20xx
经理
2
4500
3500
3000
2800
2200
主任
3
4000
3500
2800
2500
20xx
主管
4
3500
2500
20xx
1500
1200
其他人员
表一岗位基本工资标准表
2、ⅱ类员工与ⅲ类人员绩效工资=预定绩效工资x个人考核绩效系数
备注:其中各部门绩效工资详见表二,由总经理确定该员工绩效工资
表二绩效工资上下限额度
3、i类人员月工资=ⅰ类计件工资+考核奖50元
职等
职级
下限
上限
管理职系
备注
a
a1
500
800
经理
b
b1
300
500
主任
c
c1
200
400
主管
d
d1
100
300
其他人员
第十一条:考核流程
第四章考核面谈与绩效改进
第十二条:考核面谈
员工考核的核心是结合工作计划和目标,干部对下属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对工作思路和绩效改进上提供帮助,因此每次考核结束后,考核者应被考核者进行考核面谈。
考核面谈为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绩效改进与能力提升所进行的沟通应做到:
(1)分析、确认、显示被考核者的`强项及弱点,让被考核者了解自身工作的优、缺点,帮助考核者发挥强项、改进弱点;
(2)反映被考核者现阶段的工作表现;对被考核者提出期望并订立下阶段的目标,对下一阶段工作的期望达成一致意见;
(3)明晰被考核者发展及对培训的需要,以便日后承担并更加出色有效地完成工作;
第十三条:绩效改进
考核人员跟被考核人员面谈后应达成一致绩效改进计划(如:进行培训,调动工作岗位,重新分配工作职能等),并将此计划作为下一阶段考核的依据。
第五章考核结果运用
第十四条:培训、转岗
经过考核不合格人员,部门针对考核反映出工作存在的问题,对不合格人员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培训后考核仍不达标者或者连续2次考核达标但成绩为70分以下给予调离原岗位处理;
第十五条:晋升、调薪
年度考核优秀(b等)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职务晋升,以促进其工作积极性,继续发挥优势,承担更大工作职责;晋升时机不成熟时,但员工考核绩效特优,可视情况调整其薪津与级别,以提高其积极性;
第十六条:评选优秀员工
各类人员考核为优秀者(a等)自动成为该部门优秀员工。
第十七条:其他奖励
各类人员月度或年度考核特优(a等),可视实际情况给予奖励。
第十八条:备注
以上几张运用方式作为考核结果一种参考,具体以实际操作为准。
第六章考核结果管理
第十九条:考核指标和结果的修正
因客观环境的变化,员工需要调整工作计划、绩效考核标准时,经考核负责人同意后,可以进行调整和修正。考核结束后行政办还应对受客观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较大的考核结果重新进行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