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新闻稿500字(精选30篇)
拾金不昧新闻稿500字 篇20
11月21日上午,宋先生坐在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焦急地等待着民警的确认,希望能拿到自己前晚遗失的1万元钱。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截至发稿为止,宋先生还未领取到这笔钱,但他再三表示希望通过本网,能向那位好心人说声“谢谢”。经民警介绍,拾金不昧的市民名叫吴志敏,是长兴农村合作银行金陵路支行的一名客户经理。
前天晚上,吴志敏带着家人去浙北大厦水木花都超市购物。4岁的儿子吴皓泽在超市内玩得很是起劲,吴志敏便与遇到的两位朋友一同前往超市对面的路旁闲聊。
看着夜色渐晚,到了该回家的时间,吴志敏的太太便带着儿子走出了超市。“呀,这钱是谁的啊?”面对太太发出的疑问,吴志敏顺势往地上一看,一叠用封条装好的钱躺在马路旁。随后,他便将钱拾了起来,经过核对后确认金额为1万元。
“是你的吗?”“不,不是。一番询问下来,发现这1万元并不是在场朋友丢失的,吴志敏开始着急了。
“这1万元钱说多也不多,但对于一些人来说或许就是大半年的收入。而且这钱还用封条封好的,指不定刚从银行取出来,失主有什么急用呢?”吴志敏想到失主焦急的样子,急忙让太太拨通了110,让警方协助寻找失主。
另外,考虑到失主或许会来附近寻找,吴志敏还特意在一旁的一家农家乐内留下了联系方式,方便失主联系。据宋先生回忆:“早上起床的时候,一摸口袋,发现原本兜里的钱不见了。哎,都怪昨晚喝了点酒,迷迷糊糊地,一不小心将钱遗失在了马路上。
通过四处联系后,得知吴志敏与他太太捡到了钱,交还至了派出所,宋先生十分感激,也对好心人拾金不昧的精神大加赞扬。原来,吴志敏跟太太都是长兴农村合作银行的员工,平日里常常跟钱打交道。
“我想如果是别人捡到这钱也会这么做,更何况我们是银行从业人员,拾金不昧是我们从小就接受的教育嘛!”吴志敏只是淡淡地描述着自己拾金不昧的原因。“他总是急他人所急,遇到事情,他基本上都是把别人的事情先做,自己的.事情留在后头,所以他往往都在单位加班。一名姓贺的员工说。
其余在场的同事也纷纷表示,吴志敏是一名性格和善、助人为乐的同事,平日里一直就比较喜欢帮助人,大家都得到过他的帮助。事实上,如今长兴类似吴志敏那样“拾金不昧”的市民越来越多。
从“拒谢哥”俞展卿到前不久的好保洁员何连娣,再到吴志敏,这一股股拾金不昧的正能量正持续席卷着长兴大地。
拾金不昧新闻稿500字 篇21
9月6日下午4时35分,一名男乘客手持“助人为乐品质高,诚实守信美名扬”锦旗来到海珠广场站,感谢安检人员在8月29日当天帮其妻子找回了重要的户口本和身份证证件。
8月29日下午4时03分,海珠广场站EF口安检员周剑辉正在查验进站乘客的健康码,眼尖心细的他在人流中发现眼前约2米处的地面上散落着一个小本子和一张卡片。他迅速上前查看,发现原来是一份户口本和一张身份证。无人认领后,他便将情况反映给安检班长陈柏达。陈柏达接过证件,并将情况上报给车控室,开启失物招领广播。期间,陈柏达不忘留意是否有乘客返回寻找失物。
6时许,一名女乘客与她侄儿急匆匆地赶到海珠广场站EF口,称自己不小心掉了户口本和身份证,询问安检员是否有捡到。陈柏达听到后,立即询问女乘客户口本和身份证的相关信息,经核实信息吻合后,陈柏达便带乘客到寄存证件的警务室办理认领手续。
寻回失物后,女乘客向陈柏达和车站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我抱着一点希望过来看看,没想到真的找回来了。如果找不到了,证件补办起来很麻烦的,也非常影响孩子新学期入学,多亏你们及时捡到和妥善保管,谢谢你们!”
拾金不昧新闻稿500字 篇22
20xx年12月12日,合肥师范附小三小大队部在上午第二节课后的升旗仪式上,对二(1)班的李顺、刘依凡同学和二(8)班的刘依然同学进行了表扬,同时授予他们“拾金不昧好少年”荣誉称号。
20xx年12月1日下午,合师附小三小的李顺、刘依凡、刘依然同学放学后一起回家,在路过五星果品店前时,他们突然发现路边躺有一只黑色皮包。
李顺随手捡起并打开一看,里面竟夹有近千元的百元大钞和一些银行卡及重要证件,然而三名同学并未为此心动,相反地,他们第一时间想到了丢皮包的失主该是多么着急啊,为了能尽快的找到失主,他们不怕严寒,站在寒风中一边等待失主来认领,一边焦急地询问来往的路人是否丢失了物品。
李顺同学为更快地让失主找到皮包还积极要求身边的家长拨打110想让警察叔叔协助调查……在寒风中静静等待半个多小时,这时天色已经黑了,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奶奶急匆匆向这边走来,原来,皮包正是老奶奶在五星果品店买水果时不慎丢失的,当李顺把皮包亲手归还给老奶奶时,老奶奶感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奶奶才激动地连连夸赞孩子拾金不昧的行为,并提出赠与几百元现金做酬劳,然而,几个孩子谢绝了老奶奶的好意并笑呵呵地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虽然这时他们已经冻得手脚冰凉,但是,看到老奶奶找到皮包高兴的样子,心里却是暖暖的。
几天后,老奶奶终于得知三个孩子所在的学校,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便送到了学校。
信中魏永兰老人写道:“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顺、刘依凡、刘依然三位同学的这种行为让我感受到他们幼小的身体里发散出的高尚人格和品德,体现了良好的教育和家庭修养。
感谢贵校领导和老师们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学生……”。
拾到物品主动归还失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校通过这样简短的颁奖仪式既是对这些同学出色行为的鼓励嘉奖,也是在全校范围内弘扬拾金不昧的良好风气。
我们希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拾金不昧良好品质走进每个三小孩子的心灵深处。
拾金不昧新闻稿500字 篇23
“寻一名拾万元现金主动上交还不留名的同学,请问图片的学生,是哪位老师的学生?”4月3日下午5点多,在武昌理工学院素质导师工作群,该校保卫处孙仲生老师发布了一条“寻人启事”,迅速在群里引发热议,广大老师纷纷为拾金不昧的学生点赞。
几经波折,那位拾金不昧的同学终于被找到,他是来自该校影视传媒学院广播编导专业1703班的杨文鑫。据了解,3日下午,杨文鑫准备外出办事,出了寝室没走多远,在西九寝室楼旁的道路上,他看到一沓整齐的百元人民币落在路旁。“现在的人出门几乎不带现金,我一开始以为是整蛊道具,捡起一看发现是一沓还未拆封的百元人民币。”杨文鑫有些许紧张,不敢细数也不敢走开,下意识就留在了原地,想等失主回头找来。
等了一会儿,并没有人上前询问也没有看到有人带着焦急的神情寻找,而杨文鑫当时赶着外出办事。“我就想先行离开,等忙完手头上的工作再回来想办法找寻失主。”当日傍晚他回到学校,先去了人流量大的菜鸟驿站尝试找点线索,无果后去了武昌理工学院保卫处。可喜的是在保卫处事情有了眉目:保卫处的工作人员登记了前来挂失的失主的信息,并且值班人员把失主的联系方式告诉了杨文鑫。
杨文鑫当即拨通号码,联系到了失主,经身份确认,失主谢先生在保卫人员的'见证下将丢失的一万元现金领回。据谢先生介绍,他是该校毕业的学生,现在正在自主创业,这一万元钱是他带过来发给底下员工的工资。“特别感谢杨文鑫同学,听说杨同学还是一名退伍军人,由衷点赞。”谢先生拿出钱想要表达自己深深的感激和谢意,被杨文鑫婉拒了,他说“我做的事天经地义,能顺利物归原主我就很开心了。”
杨文鑫所在班级的素质导师田茉莉介绍说:“杨文鑫同学是退伍复学回来的,学习扎实,刻苦努力,目前正在从事创业,是一位特别优秀的学生。”对于他此次的拾金不昧,田老师表示,杨文鑫平时也非常低调,做了这件事没有跟身边人提起过,是现代活雷锋,为他点赞!
“他自己压根也没觉得这样做了要怎样,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为他拾金不昧的精神点赞。”该校保卫处孙仲生说,“已建议学院表彰该学生的事迹,用弘扬正能量的方式进行表彰,同时号召全体师生学习。”
该校城市建设学院大三学生杨凯表示,事情虽小,但感动人心,凡人善举,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了温暖正能量。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向这位榜样学习,将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内化为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