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规范(精选32篇)
三、课堂学习好习惯:
1、会“坐”的好习惯:头正、肩平、身直、足安;两上臂平叠放于桌面,头部向前平视,不做小动作;养成良好坐姿,书写时,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书桌一拳远;读书时,两手持书的下角,书斜立放于桌上。
2、会“看”的好习惯:课堂上不东张西望,眼睛会看(适当的时候看着适当的地方:该看老师看老师、该看黑板看黑板、该看书时则看书。)
3、会“听”的好习惯:听老师讲课:听清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避免走弯路;对教学重、难点和疑难问题,集中注意力听,不插嘴,力求解决;听同学发言: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不议论,仔细分析正误,启发思维;排除内心环境和身边同学的干扰,倾听与学习相关的讲话。
4、会“思考”的好习惯:思维跟着老师走;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用已学的知识或联想到的知识组织好语言,及时回答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学习中能够利用已经积累的知识大胆质疑;学习中遇到困难力争自己动脑筋解决;在课内、外学习中能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5、会“发言”的好习惯:发言要用普通话,课堂不说与学习无关的内容;课堂上不交头接耳说小话,想交流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和想法时应先轻举半臂右手示意老师;老师提问到自己时,应马上起立,大声回答;起立发言:经老师允许后立即起立,成立正姿势(两腿并拢,抬头挺胸收腹,双手自然下垂放于大腿外侧),眼睛望老师,说话声音洪亮,大方得体。同学答问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认真思考,等待同学发言完后再补充。学生发言正确或有创意、深度,老师应恰当地给予评价,必要时,可以鼓动学生击掌祝贺,其节奏为“ⅹⅹⅹⅹⅹ”。小组发言:征得组长同意后,在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声音不能过大或过小,以小组内同学刚好能听清楚为宜,说完立即坐好;发现老师失误时,不要嘲笑或故意使老师难堪,而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场合,委婉地向老师提出。
6、会“合作”的好习惯:小组合作,听组长安排;按组长分工要求力求做好自己的事;小组交流声音控制在本组刚好能听清为宜;按老师要求合作完后,立即以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和全班同学;当同学向自己请教问题时,不应傲慢,应态度诚恳,语气谦和;当同学向自己借文具或其他物品时,如果不能借予,要诚恳地讲明原因,不要生硬拒绝。
7、会“笔记”的好习惯:边听边思考,边思考边记忆。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或者在书上,卷子上圈圈点点。
8、会“书写”好习惯静心,保持良好书写姿势,书写正确、规范、工整、美观;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写字时,低年级尽量少用橡皮擦;中高年级尽量不用修正纸、修正液。
9、会“上台讲解”的好习惯:学生到讲台前演示、解答问题,上、下脚步要轻,态度自然,声音洪亮,举止大方。
10、专注学习好习惯:课堂上不吃零食,不喝饮料,不做任何与本堂课学习无关的事,未经老师允许不得随意离开教室。
11.公共教室上课好习惯:在公共教室上课,须听从指挥,爱护仪器设备,保持室内清洁、安静,不得在桌、椅、墙上等地方乱涂乱划,离开时检查公共教室卫生。
四、课堂安全好习惯:
规范操作好习惯:实验课、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等动手操作前,认真倾听操作要求,认真观察操作示范,操作时动作规范,注意安全,要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用笔好习惯:钢笔、铅笔不用时放在文具盒里,不能拿在手里把玩,更不能对着自己的脸、眼睛、身体或同学的脸、眼睛和身体,以免造成伤害。劳动工具不能当作玩具玩耍,以免弄伤自己和同学。学具规范使用好习惯:数学学具(小棒、三角板、尺子、圆规等)、美术学具(小刀、刻刀、颜料等)、书法课(毛笔、墨汁等)均在老师的指导下按要求使用、整理、收放,不对自己和同学造成身体伤害。
五、课堂礼仪好习惯儿歌:
预备铃声响,快快进课堂。
准备好学具,安静等师长。
老师进课堂,值日口令响。
起身立正好,鞠躬敬师长。
如果迟到了“报告”声要响。
老师准进后,坐好快听讲。
坐姿要端正,专心悉听讲。
发言先举手,说话声洪亮。
使用普通话,态度要大方。
读书和写字,“三个一”不忘。
下课铃声响,老师下课堂。
值日喊起立,“谢谢”齐声讲。
要出教室门,人人知礼让。
先请老师走,再走勿慌忙。
上下楼梯道,靠右走勿搡。
人多时礼让,安全有保障。
礼仪规范 篇18
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
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
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