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知识简单题(精选34篇)
向外籍人士赠送礼品,不仅要重视具体品种的选择,而且一定要注意赠送礼品时的方法。根据礼仪惯例,注意涉外交往中馈赠的方法,具体是指在礼品的包装,送礼的时机、送礼的途径这3个方面,必须表现出中规中矩,不乱章法。
(1)重视礼品的包装。以前,中国人送礼,只重货色,不重包装。不管多么高档的礼品,大都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或者顶多用报纸一包,硬纸盒一装了事。这种做法,是不符合国际惯例的。在国际交往中,礼品的包装是礼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被视为礼品的外衣,送礼时不可或缺。否则,就会被视为随意应付受礼人,甚至还会导致礼品自身因此而贬值。有鉴于此,送给外国友人的礼品,一定要事先进行精心的包装,对包装时所用一切材料,都要尽量择优而用。与此同时,送给外国人礼品的外包装,在其色彩、图案,形状乃至缎带结法等方面,都要与尊重受礼人的风俗习惯联系在一起考虑。
(2)把握送礼的时机。在涉外交往中,由于宾主双方关系不同,具体所处的时间、地点以及送礼目的不同,送礼的具体时机自然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千篇一律。依照国际惯例,把握送礼的最佳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并应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在会见或会谈时,如果准备向主人赠送礼品,一般应当选择在起身告辞之时。向交往对象道喜、道贺时,如拟向对方赠送礼品,通常应当在双方见面之初相赠。出席宴会时向主人赠送礼品,可在起身辞行时进行,也可选择餐后吃水果之时。观看文艺演出时,可酌情为主要演员预备一些礼品,并且在演出结束后登台祝贺时当面赠送。游览观光时,如果参观单位向自己赠送了礼品,最好在当时向对方适当地回赠一些礼品。为专门的接待人员、工作人员准备的礼品,一般应当在抵达当地后尽早赠送给对方。
(3)区分送礼的途经。送礼的途径,此处是指如何将礼品送交受礼人。在涉外交往中,送礼的途径主要被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当面亲自赠送;另一种则是委托他人转送。这两种送礼的途径往往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有时,他们各自往往还有某些特殊的要求。在一般情况下,送给外国友人的礼品。大都可以由送礼人亲自当面交给受礼人。有些时候,例如,向外国友人赠送贺礼、喜礼,或者向重要的外籍人士赠送礼品,亦可专程派遣礼宾人员前往转交,或者通过外交渠道转送。如果有必要,礼品可以被提前送达受礼人的手中。通常,送给外国人礼品时,尤其是委托他人转送给外国人礼品时,应附上一张送礼人的名片,它既可以放在礼品盒之内,也可以放在一封写有受礼人姓名的信封里,然后再设法将这个信封固定在礼品的外包装之上。有可能的话,尽量不要采用邮寄的途径向外国人赠送礼品。
3礼品的接受。
接受礼物时,西方国家的朋友喜欢当面打开,而且讲几句赞赏的话。在商务礼仪中接受外国友人赠送的礼品,大致上有如下3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
(1)欣然接受。当外国友人向自己赠送礼品时,一般应当大大方方、高高兴兴地接受下来。没有必要跟对方推来推去,过分地进行客套。在接受受赠的礼品时,应当起身站立,面含笑容,以双手接过礼品,然后与对方握手,并且郑重其事地为此而向对方道谢。在接受礼品时,面无任何表情,用左手去接礼品,接受礼品后不向送礼人致以谢意,都是非常失礼的表现。
(2)启封赞赏。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许多西方国家中,受礼人在接受礼品时,通常大都习惯于当着送礼人的面而立即拆启礼品的包装,然后认真地对礼品进行欣赏,并且对礼品适当地赞赏几句。这种中国人以前难以接受的做法,现在已经逐渐演化为受礼人在接受礼品时必须讲究的一种礼节。在许多国家,接受礼品之后若不当场启封,或是暂且将礼品放在一旁,都会被视为失礼之至。在涉外交往中接受礼品时,对此无必要予以注意。
(3)事后再谢。接受外方人员赠送的礼品后,尤其接受了对方所赠送的较为贵重的礼品后,最好在l周之内写信或打电话给送礼人,向对方正式致谢。若礼品是由他人代为转交的,则上述做法更是必不可缺的。以后有机会再与送礼人相见时,不妨在适当之时,再次当面向对方表示一下自己的谢意。或者是告诉对方,他送给自己的礼品,自己不仅十分喜欢,而且经常地使用。这种令对方感到他的礼品物有所值、备受重视的做法,会令对方极其开心。
商务礼仪知识简单题 篇29
一、 单项选择题
1.标准站姿要求不包括 (D\)
A 端立
B 身直
C 肩平
D 腿并
2.穿着套裙的四大禁忌不包括(C\ )
A 穿黑色皮裙
B 裙、鞋、袜不搭配
C 穿白色套裙
D 三截腿
3.女士穿着套裙时,做法不正确的是(C )
A 不穿着黑色皮裙
B 可以选择尼龙丝袜或羊毛高统袜或连裤袜
C 袜口不能没入裙内
D 可以选择肉色、黑色、浅灰、浅棕的袜子
4.对手部的具体要求有四点:清洁、不使用醒目甲彩、不蓄长指甲和 ( \A )
A 腋毛不外现
B 不干燥
C 不佩戴繁琐的首饰
D 以上都不对
5.公务式自我介绍需要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要素(\D )
A单位、部门、职务、电话
B单位、部门、地址、姓名
C姓名、部门、职务、电话
D单位、部门、职务、姓名
6.介绍他人时,不符合礼仪的先后顺序是 (\C\ )
A 介绍长辈与晚辈认识时,应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
B 介绍女士与男土认识时,应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
C介绍已婚者与未婚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已婚者,后介绍未婚者
D介绍来宾与主人认识时,应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
7.握手时 ( D\ )
A 用左手
B 戴着墨镜
C 使用双手与异性握手
D 时间不超过三秒
8.关于握手的礼仪,描述不正确的有:(A\ )
A先伸手者为地位低者;
B客人到来之时,应该主人先伸手。客人离开时,客人先握手。
C下级与上级握手,应该在下级伸手之后再伸手;
D男士与女士握手,男士应该在女士伸手之后再伸手。
9.以下不符合上饮料的规范顺序的是 ( C )
A 先宾后主
B 先尊后卑
C 先男后女
D 先为地位高、身份高的人上饮料,后为地位低、身份低的人上饮料
10.送名片的方式是(\A )
A双手或者用右手
B双手
C右手
D左手
11.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A\ )
A 一男士把自己的名片递给一女士。该男士走向女士,右手从上衣口袋取出名片,两手捏其上角,正面微倾递上。
B 一女士把自己的名片递给一男士。该男士双手接过,认真默读一遍,然后道:“王经理,很高兴认识您!”
C 一男士与一女士见面,女士首先伸出手来,与男士相握。
D 一青年男士与一中年男士握手,中年男士首先伸出右手,青年与之相握,双方微笑,寒暄。
12.在没有特殊情况时,上下楼应 (A )行进
A 靠右侧单行
B 靠左侧单行
C 靠右侧并排
D 靠左侧并排
13.一般而言,上楼下楼宜( )行进,以( )为上,但男女通行时,上下楼宜令( )局后 (\C )
A 单行、前、男
B 并排、后、男
C 单行、前、女
D 并排、后、女
14.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D )
A 一女士陪三四位客人乘电梯,女士先入,后出
B 一男一女上楼,下楼,女后,男先
C 一男一女在公司门口迎候客人。一客人至。男女主人将其夹在中间行进。至较狭之处,令客人先行
D 室内灯光昏暗,陪同接待人员要先进,后出
15.公务用车时,上座是: (\A\ )
A后排右座
B副驾驶座
C司机后面之座
D以上都不对
16.接待高级领导、高级将领、重要企业家时人们会发现,轿车的上座往往是 (D )
A 后排左座
B 后排右座
C 副驾驶座
D 司机后面的座位
17.对于座次的描述不正确的有(\D )
A后排高于前排
B内侧高于外侧
C中央高于两侧
D两侧高于中央
18.会客时上座位置排列的几个要点是(\A\ )
A面门为上、以右为上、居中为上、前排为上、以远为上
B面门为下、以左为上、居中为上、前排为上、以远为上
C面门为上、以左为上、居中为上、后排为上、以远为上
D面门为上、以右为上、居中为上、前排为上、以近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