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桌礼仪(精选21篇)
西餐桌礼仪 篇1
餐桌礼仪包含着饮食文化、餐具、进餐方式、离席礼仪等一系列,反映了出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样式和文化取向。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 用餐不单就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 也就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了解每个地方不同的餐桌礼仪文化有助于防止失礼于人。可以简单的从以下几个礼仪方面了解中西方餐桌文化:
一、 餐桌气氛上的差异
在中国,中国人平日好静, 一坐上餐桌,喜欢客气敬酒,然后便滔滔不绝聊天, 相互让菜, 尽情享受美食。这样才能突出主人的热情好客,餐桌上的热闹才能反映出宾客的内心的快乐。而在西方,就餐的时候不能大声喧哗,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地去静静切割自家的盘中餐,一般都就是最后餐点或者咖啡上了以后小声耳语交流。总的来说就是西方餐桌上静, 中方餐桌上动,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
二、 餐具上的不同。
在中国,餐具较简单一般只有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匙羹等几种,而西方分有刀叉匙杯盘等,刀叉又会细分成很多种。茶杯,咖啡杯为瓷器并配有小碟,水杯、酒杯多为玻璃制品。由於中国人喜欢全体共享菜肴,餐桌大多数就是圆形或方形,而不就是西方人多用的长形餐桌。
三、 进餐礼仪的不同
在中国,宾客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吃的菜品会很丰富,而且要符合宾客要求。宾客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酒菜有剩余最佳,不然会认为主人有怠慢宾客的地方。在西方,主人或者侍者会准备好餐具,每一道菜会配有不同的餐具,宾客由外向内使用,如果就是在家宴请,一定要吃完,表示对主人的尊敬也就是对主人的赞美。
四、离席方式的不同
在中国,中途暂时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搁在碟子或者调羹上。如果将筷子横搁在碗上,那就是表示客人已经酒醉饭饱不再进膳了。结束时,会先等主人起身离席后,宾客才会起身离席,并由主人送至门口,表示对宾客的尊重,宾客同时向主人致谢 。在西方,略事休息时,会将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意味着要略作休息;若刀叉突出到盘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边说话边挥舞刀叉也就是失礼举动。宴会结束时,会很绅士的为隔壁长者或者女士拉动座椅服务,并向主人致谢。
看过中西方餐桌礼仪的不同之处,觉得中国礼仪更讲究人和人的秩序,这种礼仪就是以中国伦理规则为基础的,形式化地去表现和演绎,突出地宣扬一种“人际”的理念;西方的餐桌礼仪更突出的表现于“人和工具”的和谐应用,相互融合,从这点看来中国人比西方人更懂人情,而西方人也许更理性。
西餐桌礼仪 篇2
一、宴会餐桌礼仪
(1)在当你应邀赴宴时,你对同桌吃饭的人和餐桌上的谈话,大概要比对饮食要更感兴趣。因此吃饭时,应该尽可能地少一些声响,少一些动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时,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时餐巾中包有一只小面包;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把它取也,放在旁边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双叠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开。千万别将餐巾别在领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乱揉。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或脏物。千万别用它来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从汤开始。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汤匙,它就在你的右边的碟子旁边。不要错用放在桌子中间的那把匙子,因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酱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后才开始。她不会像中国习惯那样,请你先吃。当她拿起匙或叉时,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样做了。
此外,我对法国餐桌礼仪的忌讳有些了解,如后:
二、法国餐桌礼仪七忌
答应对方的邀请后如果临时有事要迟到甚至取消约会,必须事先通知对方。赴会时稍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过15分钟便会给对方不重视约会的坏印象。在点菜时自己应选定想吃的食物,如果看遍菜牌也没有头绪的话,可请侍应为你推荐餐厅的招牌菜,但要给明确的表示,如想吃海鲜、不吃红肉等,切记事事拿不定主意,只懂说“是但(随便也罢)”的人只会为同台客人添加麻烦。用餐要注意的细节甚多,但其实大部分也是日常的礼仪,只要保持冷静,不做大动作,不出声响或阻碍别人用餐的话已算合格。
1、使用餐具最基本的原则是由外至内,完成一道菜后侍奉收去该份餐具,按需要或会补上另一套刀叉。
2、如嘴里有东西要吐出来,应将叉子递到嘴边接出,或以手指取出,再移到碟子边沿。整个过程要尽量不要引别人注意,之后自然地用餐便可。
3、遇到豆类或饭一类的配菜,可以左手握叉平放碟上,叉尖向上,再以刀子将豆类或饭轻拨到叉子上便可。若需要调味料但伸手又取不到,可要求对方递给你,千万不要站起来俯前去取。
4、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仪态用餐巾的一角轻轻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便可。
5、就算凳子多舒服,坐姿都应该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进食时身体可略向前靠,两臂应紧贴身体,以免撞到隔壁。
6、吃完每碟菜之后,如将刀叉四边放,又或者打交叉乱放,非常难看。正确方法是将刀叉并排放在碟上,叉齿朝上。
西餐桌礼仪 篇3
1、席位安排礼仪
(1)中餐餐桌礼仪。
中国餐桌座位的设置十分讲究。《礼记》 中讲“天地位焉”,意为天地万物各有其位, 不容紊乱。在我国, 宴会中座位通常是以面向南为上,以面向北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传统做法除以南北为尊卑外,在民间吃饭,首座可以是主人就坐, 但当有前辈、领导、师长等或年龄比主人高或认为是重要的客人时,首座必须请最长者、最重要的客人就坐, 主人可以陪伴在最重要的客人左右。然后是左为上,右次之,再后的排列顺序是左右,以次类推,逐个排列下去,最后一个是背对门的座位,也可以是主人或者买单的人坐,这样买单时进出就不会影响其他的客人。主人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切不可让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如果是圆桌子,则对着大门的是主座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第一主宾坐在主人的右边,第二主宾坐在主人的左边或者第一主宾的右边。男性往往与女性分桌,女性安排在次桌或次要座位。若家中请客,女主人往往在厨房和餐厅之间穿梭忙碌待所有菜品上桌才就座陪客。
(2)西餐餐桌礼仪。
西餐宴会中,一般使用马蹄形或长形餐桌,其中女性一直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晚宴的程序一般是这样的:女主人宣布晚宴准备就绪,之后男主人引宾客依次就座,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以右为尊,左为次。入座方式为从左侧入座,男士应拖拉餐椅,协助女士入座,以显示女士优先的绅士风度;若家庭宴请,男女主人都应始终陪同。就餐者入座后,姿势要端正、自然,后背微靠椅背,不要坐在椅子边沿。在正式宴会中,英美和法国排位法不同。英美排位法为:左右两端为男女主人,男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边,女主宾坐在男主人的右边。男女主人的左边是次宾,陪客一般坐在中间位置。而法式长桌的排坐法正好相反,男女主人坐在中间,对坐。女主人右边为男主宾,男主人右边为女主宾,男女主人的左边为男女次宾,陪客尽量坐旁边。正式宴会中,坐席座次的高低依距离主桌位置的远近,左高右低。男女交叉安排,即便是夫妻也不例外。
2、餐具的使用礼仪
(1)中餐餐具的使用和摆放。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筷子、碟、碗、勺子等。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通常放在菜盘的左上方,酒杯放在菜盘右上方。筷子是吃中餐最常用的餐具。使用筷子也是有讲究的,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也不可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也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筷子使用过程中,运用的是以中指的关节作为支点的杠杆原理,通过食指控制筷子的运行,在协同中完成整个的吃饭过程。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筷子作为一种文化一直保留了下来,成为中国文明的一种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