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显微外科培训心得,莫负好时光

2019-10-30 03:42:33心得体会打印
....

写在前面

2019年2月,我和20多位同事很荣幸能够参加我院第一届显微外科培训班。通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在2019年3月27日完成培训计划,顺利结业。回顾过去一个月的时光,感觉收获很多。趁着本次培训结束的机会,做一下总结,并谈一谈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回顾历史

我国陈中伟院士在1963年首次成功为全断右手施行再植手术,开创了再植外科,被国际医学界誉为断肢再植奠基人。随后在70年代随着显微放大系统在医疗应用领域的逐渐普及,显微外科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于1989年Koshima首次报道穿支皮瓣以来,穿支皮瓣转移已经成为缺损修复和器官再造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其发展的历史大概可分成三个阶段:

(1989年至2000年):概念提出和发展,为数不多的专家学者执着于穿支皮瓣研究,进行了大量开拓性工作;

(2000年至2010年):全面普及,穿支皮瓣的概念被广泛接受;

(2010年至今):推广应用、回顾反思,穿支皮瓣技术在更多的医学专业得到推广使用,学者们对穿支皮瓣的应用经验进行回顾和反思。

技术领先

我院在2000年前后派出罗瑞华、刘善廷主任等一批医生,先后到上海九院、中科院肿瘤医院进修学习,将此项业务带回来。当时此项技术的开展,在整个河南省还是遥遥领先的,特别是在轴形皮瓣、肌皮瓣、穿支皮瓣应用于头颈肿瘤的修复这一领域,并且在一段时间内,部分修复方法在省内仅我院开展此项业务。

业务开展

我于2009年硕士毕业,在校期间了解到我院在皮瓣外科,肿瘤修复方面的省内领先地位,被深深的吸引,努力想来我院工作学习,最终如愿以偿加入到了头颈科的大家庭。当时对于我院此类手术的开展,还是感觉颇为震惊的。在随后工作的几年中,科室不断探索新的手术方式方法,引进了包括股前外侧、内侧皮瓣、腹直肌瓣、游离腓骨穿支皮瓣、髂骨皮瓣等多种修复方法。同时不断发掘改良传统皮瓣如背阔肌皮瓣、前臂皮瓣、胸大肌皮瓣、颏下带蒂皮瓣在头颈部肿瘤中的修复应用。不仅突破了以往的手术禁区、还提高了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说在头颈肿瘤治疗领域,我院开展的显微外科和皮瓣修复技术本身就代表着此领域外科的发展方向。

竞争激烈

随着近几年,部分省内医院在此领域的持续努力和追赶,加上我院在此领域的影响力相对下降,大量的患者更多的就诊于其它综合医院,导致我院在此领域的优势地位逐渐滑落,就诊患者比例有所下降,长此以往,此项业务有逐渐萎缩的危险。

众所周知,患者在肿瘤医院良好的多学科诊疗模式下,才会有一个好的治疗结局。同时也只有真正的实现治疗全程,以患者为中心的MDT治疗,才能为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最大的帮助,而我认为这也正是我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无论如何,在此领域我们都应该更加加油努力,做好此项工作。回归到具体现实问题层面,可以看到此类手术的普遍开展,本来就存在着难度大、风险高、技术门槛较高、不易掌握等特点,加之就诊患者比例的下降,就更加不利于此类技术在我院的广泛开展。

平台建设

恰在此时,医院及相关领导、主任也都发现问题之所在、找到了临床工作及人才培养的痛点。大力投入资金、人力、物力建设发展临床培训中心。购置新设备、提供专业的场地和人员,并且利用有效的管理方法,不仅给与物质、人员和技术上的保证,同时还建立起来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考核、培训、授课方法,而我有幸能够作为第一批学员参与其中受惠颇多。

发展中心

在此要感谢院党委给予搭建的良好平台;感谢何朝宏、刘真真、罗瑞华、姚伟涛、刘善廷、王家强、杜伟等主任给予的精彩授课和无私的经验分享;感谢阳跃、龚喜龙给予的技术指导。个人认为本培训中心有以下优点:

管理规范、制度健全;

参与科室多,受惠面广,为此类手术的开展,储备人才,有望将来多点开花,将此领域的进展可在多学科广泛应用;

提供平台,集合全院之力,让此类技术在我院及各科室之间,相互交流,有利于技术传承。

自身提高

通过本次培训,我在以下几方面感觉有所提高:首先多学科同志的参与本身就可相互学习、交流,建立友谊,共同进步;其次通过显微外科的培训,可显着的提高手的稳定性,改善手术操作的精细化;最后可为我们这些有着强烈技术需求的科室,此类手术的开展,积累经验、提高信心。

我之前工作中开展过多个类型的此类手术,因为规范的显微外科培训的缺乏,可以说感触还是挺多的。这其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更多的记忆是术前反复的心理和技术准备及术中、术后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更加感觉到了显微外科培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从个人角度来说,此时我院显微外科培训班的开展,正是恰逢其时。

浅显认识

另外谈谈我在此领域的一点浅显认识。我于2017年有幸在MD.Anderson作为访问学者参观学习。通过一年的学习,比较国内外医疗的差异,我找到了两国医疗上的一些差距和我本人、本科室将来发展的方向。具体到技术领域,我发现在我们现有的已经熟练掌握的外科技术中,受惠于我省大量的患者基数、广泛的病材。可以不谦虚的说,我们并不比国外同行做的差,甚至有些方面,还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在一些目前尚未完全普及的技术领域,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这其中就包括比如显微外科技术、达芬奇机器人等技术。因此我院近期开展的关于显微外科、腔镜技术的培训,正是切中医院未来发展、人才培养的要害所在。

新的认识

通过国外的交流,也让我对外科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知道,随着近几年基因技术、免疫技术的突破进展,外科在国内似乎地位下降了,变成了一个“夕阳产业”,作为外科医生也有点士气低沉,但是通过和国外同行的交流,坚定了我对外科在肿瘤治疗领域的不可动摇的地位的认识。正如一位外科前辈说过的那样,把一些能够切除的肿瘤切除干净,我们带给患者的是生存率、治愈率近10%,甚至20-30%的提高,这一点上在我能够看到的未来是无可替代的,因此努力提高外科技术,永远都非常重要。最终具体到如何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切干净率”这一问题上,显然在头颈、骨科以及其他多个学科,显微外科都是极其重要的技术方向。因为最终决定你能够切除多大范围,取决于你对创面的修复能力。最后我想借用本次培训班王家强主任的一句话,激励自己和大家:

当你真正掌握显微外科及修复技术后,你的手术就会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到那一天,也许你就会到达“没有关不住的切口”的外科境界了。

展望未来

希望不久的将来,显微外科技术能够成为我院有志开展此类手术的医生的必备技能。希望显微外科技术在我院遍地开花,多学科普遍受惠。“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祝愿我院显微培训班越办越好,让更多外科医生能够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技术,造福患者,回馈社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