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扶贫工作汇报材料(精选26篇)
村级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篇12
一、阳坑村基本情况
阳坑村位于长塘镇东部,东与龙川县细坳镇接壤,南与龙川县车田镇相连,西与长塘镇中村村相接,北与长塘镇陶锡村相邻,约12平方公里,距镇镇府15公里,距离县城80公里,是本次扶贫“双到”23个村中最偏远的贫困山村,阳坑村由福田区机关事务局和福田区统计局等单位负责帮扶。全村共14个村民小组,315户1645人,耕地面积1461亩,山林面积4万亩。20xx年村集体收入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0元,全村共有贫困户87户368人,低收入住房困难户195户。阳坑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目前有5.2公里道路尚未硬底化改造,村委会目前仍然在破旧的办公场所办公,卫生站、文化广场等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尚未完善。
二、帮扶情况
1、高产水稻种植,从20xx年6月进村开始,我们就确定了水稻项目作为阳坑村主导产业,在20xx年晚稻种植时节,我们选了10亩水稻田进行高产水稻试验种植。20xx年早稻,我们又选了10亩水稻田进行常规稻试验种植,经过比较,还是种植常规稻收益较高,于是在20xx年晚稻种植中,我们推广到262亩。由于该项目能比传统种植法增产25%,全村老百姓种植热情很高,纷纷报名参加该项目,目前有990亩早稻在阳坑村种植。
2、我村投入51万的.路灯照明工程在20xx年5月份已完工,并通过嘉力达公司和村委联合验收组的验收,目前已经全部投入使用,运行情况良好,获得老百姓一致好评。
3、我村年初成立的阳坑村为民专业种植合作社运行良好,并已经投入市场运作,产生了经济效益。20xx年6月份已将首批货物5吨大米卖往深圳,使村集体增加5万元收入,8月份第二批大米也运往深圳,截止到20xx年12月份合作社累计收入25万元。
4、美丽村庄工程,建设14个垃圾池,其中深圳出资1.8万元建设9个垃圾池,镇府出资1万元建5个垃圾池。
5、奖励考上大学的优秀学生5名,共计8500元。
6、为保障村民安全出行,维修村主干道塌方。
7、投资福和工业园配套服务项目50万元,预计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
8、文化广场建设,投资10万元,建成后可以提供一个村民文化娱乐场所,同时也为阳坑小学的全体师生提供了一个活动场所。
9、云龙教育基金会助学活动,在王健局长和刘宏局长的带领下,有14名特困儿童得到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的资助,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村级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篇13
今年以来,按照中省市县扶贫工作总体部署,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宣传,认真实施,坚持按照“六个精准”的工作要求,实施三项措施,落实五个一批,达到一个目的。具体的讲,就是实施镇村重点帮、干部结对帮、部门具体帮三项工作措施,落实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兜底保障脱贫一批,最终达到全镇总体脱贫的目的。现就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清平镇在册贫困户共162户389人,其中20xx年保留40户106人,20xx年新纳入122户283人;有低保对象86户211人,五保对象27户27人,残疾人员70户72人;全镇共有帮扶单位22个,结对帮扶干部153人。
二、工作成效
一是明确目标,领导责任落的实。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镇高度重视。一是强化领导,成立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21个战区,为打胜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强化协调,我们召开了全镇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动员大会,并以战区为单位,多次召开部门、村、户三级协调会,起到纽带桥梁的作用。三是强化督查,我们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人大主席为组长的三支督查队,挨家挨户走访调查,拍照取证,督查各战区和干部包扶情况,与包扶干部一起研究制定相应的脱贫措施,使每个贫困户的脱贫措施高效可行。
二是严格认定,精准识别落的实。建档立卡贫困户认定方面,我镇坚持“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认定程序进行认定。即:四议“村民小组提议、村三委会商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镇党委会审议”,两公开“认定过程公开、认定结果公开”。要求在识别过程中做到对贫困户“三个清”,一是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基础档案,做到“底子清”;二是摸清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问题台帐,做到“问题清”;三是摸清能干什么、会干什么的问题,提出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做到“措施清”。真正实现精准识别。
三是强化管理,帮扶措施落的实。在具体的帮扶过程中,我们按照“五个一批”的工作措施,全民动员,全员参战。一是干部“真”帮。要求所有包扶干部每月到村到户至少1次,做到包扶计划到户、脱贫措施到户、项目资金到户、产业培育到户、跟踪监测到户、效益落实到户。截至目前:全镇153名帮扶干部,共落实帮扶项目53个,投入资金8.6万元,投入猪仔38头,鸡仔800余只,玉米种子800公斤,化肥8.5吨、地膜6.4吨。二是部门“真”扶。全镇21个包扶部门都能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战斗中来。积极组织本部门干部深入村组、农户,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并从人才、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方面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扶持。今年各相关部门共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0场次,参与培训人次达到800多人次,提供各类物资80余吨,投入资金达到了150多万元。尤其是县蔬菜公司在帮扶过程中,多次组织菜农进行现场培训,外出考察;县法院积极协调,投资苹果园化肥10吨。三是群众“真”脱。通过帮扶,目前我镇162户贫困户,发展产业的54户163人,其中:发展苹果产业23户71人83亩,发展种植业14户46人,发展养殖业12户36人,发展蔬菜业2户8人3座;社会兜底保障108户226人;生态补偿140户320人;教育培训25户87人。通过各类帮扶措施的.落实和贫困户的积极参与,贫困户真正实现脱贫已为时不远。
半年来,扶贫攻坚工作在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下,在各包扶干部的辛勤工作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贫困对象在发展产业过程中缺资金、技术和劳动力,资金技术我们都可以通过结对帮扶予以解决,但缺乏劳动力的问题确实很难马上解决。二是贫困对象自我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思想观念落后,等靠要思想严重,就看政府怎么办。三是帮扶措施单一,大部分结对帮扶干部的帮扶办法就是简单的买些鸡仔猪仔、化肥种子等,这些办法只能解决当年短期内的问题,在思想动员工作上还做的不够好,还没有真正做到由“输血”转化为“造血”。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全力打胜全镇脱贫攻坚硬仗。
村级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篇14
按照市委安排,驻郁南县平台镇古同村工作组在平台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工作组全体成员部署早、行动快、组织认真、工作到位,各阶段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取得了良好成绩。现简要汇报第三季度工作如下:
一、深入调查摸底,了解当地人民急切要解决的问题。
驻平台镇古同村工作组利用春节前后农闲和外出务工农民回家过年的大好时机,全组成员按时到岗,严守纪律,走村串户、调查摸底、了解了民心、民意、民情,摸清了群众最急、最盼、最缺的事情。工作做到四个深入:一是深入致富能手和贫困户家中,了解所驻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农民增收渠道、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等;二是深入党员、村、组干部家中,了解村“两委”班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三是深入科技示范户,了解农村教育和科学知识、实用技术等情况,搞清了农民在发家致富方面所缺少的知识和信息等;四是深入上访户、有矛盾纠纷的农户家中,了解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结合所驻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
为了改变长期以来村上经济滞后,群众致富信息不灵,致富信心不足的现状,工作组在强化班子、建章立制的同时,从为民办实事入手,有效、彻底的解决村上存在的问题。
1、积极支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搞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今年以来,村级换届正直换届选举。我工作组成员积极帮助村委做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是村级选集工作顺利开展,平稳换届。目前换届工作已结束。
2、协助村委办好宣传栏。为落实“阳光村务”工程,是村民进一步明确“阳光村务”的目的意义,提高党和政府在村民的威信,增加村务工作的透明度。当地村委决定建设“阳光村务”工作宣传专栏。我工作组会同村干部一起,从宣传栏的选址、内容、布局、规格大小、经济等方方面面给予帮助建好了该宣传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