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的心得(精选30篇)
党员干部的心得 篇5
近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强调:“党章要放在床头,经常对照检查,看看自己做到了没有?看看自己有没有违背初心的行为?”党章床头放,党性闪金光。床头上的党章,不仅能够让我们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还能帮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检视自身问题、切实为民服务,可谓是大有裨益。
床头上的党章是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压舱石”。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依据和总遵循、是全体党员言行的总规矩和总遵循,凝结着党长期以来形成的宝贵经验和智慧。党员干部只有学好用好党章,理想信念才会更加坚定。认真学习党章,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也是精神之钙,力量源泉。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精神上才不会“缺钙”,才不会得“软骨病”。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正是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才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才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党员干部要把党章放在床头作为经常性学习的内容,经常拿出来翻翻看看,学习学习,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
床头上的党章是党员干部检视自身问题的“放大镜”。检视问题是主题教育的关键。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检视自身、查找问题,才能找到工作的方向,才能搞清楚差距何在、症结在哪,才能拿出改进的措施。时下,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都与党章学得不深不透有关。党章是检视问题的放大镜,不断学习党章,不仅能更好地固本培元,从根本上杜绝歪风邪气的入侵,还能通过“揭短亮丑”实现“自我洗礼”,达到提高和进步的目的。党员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党章,经常温习党章,把党章作为床头书,作为强化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常用党章当镜子查问题、找不足,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改。
床头上的党章是党员干部切实为民服务的“金钥匙”。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员干部矢志不渝的追求。纵观历史,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把党章作为行动指南,把为人民服务视为毕生最高的追求,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英勇战斗,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他们用宝贵的生命真正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员干部为民服务就是要用党章武装头脑、规范行为、推动工作,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从党章中找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金钥匙”,带领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党章对于每一名党员是精神食粮、是人生向导、是终生信仰。你床头上的书目有党章吗?若没有,那就赶紧摆上、用心学习吧!
党员干部的心得 篇6
回忆我的入党故事,要从汶川地震开始讲起。20__年,汶川地震发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震后第一时间,党中央作出抗震救灾部署,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指挥,10多万救援部队,大批救灾物资,克服艰难险阻,源源不断地向地震灾区聚集。
那一年,我29岁,在萧山一家建筑公司生产管理部工作,具体负责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公司接到了援建任务,负责四川广元的学校临时教室、监狱等7个项目临时安置点的搭建。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有幸成为了支援汶川灾后恢复的一员,负责抓工地安全生产工作。
6月初,和其他负责援建的志愿者们一起,我们来到四川广元,那时余震尚未结束。当时援建的7个项目地点分布距离很远,物资和人工也是远线紧急调配。浇基础、设地梁、支立柱、拼板墙、铺屋面、装门窗、通水通电,大家夜以继日地干,心里还是无比焦急,都想尽快地完成任务,好让学生们有个学习场所,让受灾群众有个临时停靠点。
在抗震救灾期间,我时刻关注着灾情的变化,时刻紧盯自己负责的工地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不出一件事故,并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__年7月1日,临时党支部同意了我火线入党的申请。站在汶川灾后的土地上,我举起右手庄严向党宣誓——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那一年,在抗震救灾的一线,我光荣地入了党;那一刻,我告诉自己,生命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要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人生的意义。
经过一个多月日日夜夜的努力和坚守,我们安全地、圆满地完成了援建工作任务,并于7月底返回杭州。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特殊经历。千千万万的人参与援建,我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做的也只是再熟悉不过的普通工作。因为在受到地震重创的汶川土地上,它有了非凡的意义。那段地震救灾的经历,让我看到了党员们身上不仅有着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凝聚力,还有着一种高尚、真挚的博大之爱,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大爱,这也指引了我做事做人的方向,点亮了我人生旅途的心灯。
党员干部的心得 篇7
“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域比较严重。”
“以规范制度和制约权力为核心,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领域和环节,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坚决查处腐败案件,依法惩处腐败分子。”
全国人民明明白白地传递出了一种警示:腐败,这个关乎党的执政基础的“肿瘤”危害极大;另一句是向全国人民清清楚楚地发布一个信息:反腐败,中央已“亮剑”!反腐败,现已成为“两会”代表、委员最为关注的热点、焦点,已成为全国百姓话题。这预示着一场猛烈反腐风暴即将来临。
在全球金融危机还在蔓延的今天,我国反腐倡廉更有着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了使这场反腐斗争进展有序,“规范制度和制约权力”这个“核心”不能丢。
制约权力靠规范制度。权力必须置于阳光下。病毒之所以滋生,是因为它有阴暗潮湿的环境,置于阳光下,它就没有生存的条件。权力不公开,就容易滥用,徇私枉法,滋生腐败。权力置于阳光下,依附在权力上的病毒存活几率甚微。温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坦诚地告诫我们:“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做什么。”公开,是制约权力的最有效措施。包括政府信息公开、规划建设公开、财政收支公开、官员财产公开、干部离岗考察公开等,有一套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法律,真实而不走过场,腐败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时,确保监管到位,启动由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媒体、人民群众等组成的“立体”监督系统,滋生腐败的土壤也就不复存在了。
当今老百姓最痛恨的是,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域严重的腐败现象。如: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利用扩大公共投资为单位和个人谋取私利,侵犯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还有买官卖官“潜规则”等。因为这些还正在侵蚀党的执政基础,所以不能手软,要重拳出击。我还是建议,建立健全人民群众评判领导干部制度,完善举报体系,为网络言路开设“绿色通道”;对那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例不“画地为牢”,实施异地举报办案制度。这样,对那些惶恐中仍心存一丝侥幸的腐败分子不敢死赖硬撑,不给一点铤而走险的余地;对那些视人民群众利益而不顾,敷衍塞责,超权越规,不作为,乱作为,要给予严肃问责。
反腐败解决了制度问题,进展必定有序。一个“阳光型政府”带领并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知难而进,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共克时艰,我们一定能够在世界最早、最快、最先实现经济复苏的奋斗目标!
党员干部的心得 篇8
古人多以“三”为大,大在何处?大在刘备“三顾茅庐”的虔诚,大在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虚,更重要的则是大在“三省吾身”的谨慎。作为单独个体,人常常犯“当局者迷”的错误,囿于自身局限而无法清晰认识自我。因此到了今天,我们依然呼唤“三省吾身”,倡议“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恰逢其时,中央在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提出了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的最新工作部署。
我常常问自己,我离合格党员有多远?可是“合格党员”的标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倒背如流,还是对党史新中国史信手拈来?是一心上进考入机关单位兢兢业业,还是非要投身乡村建设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于是我向党章党规寻找答案。
对照党章党规方能自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要求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要不断提高促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其出发点和归宿最终都指向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章对党员享有的权利和义务都作出了规定,切实为每位党员履职尽责、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党员干部想要真正成为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必须将党章学深悟透,深入了解哪些必须做,哪些应该做,充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以实际行动践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