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性的心得体会(精选11篇)
三、实事求是,培养求真务实的意识
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时刻注重联系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作风,扎扎实实、竭尽全力的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
谷文昌在治理风沙灾害期间,牢记毛主席说过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教导,经常不辞劳苦地跟着调查队在全县进行实地考察,使县委基本上掌握了水、沙、风力发生、发展的规律,为全县抗灾斗争的战斗部署打下了科学的基础。他亲自参加查风口、试树种、察温湿度的调查研究工作,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
通过在网上教育基地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我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党性锻炼,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服务群众,才可以真正的把工作做好,做到位。
关于党性的心得体会 篇5
党的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一、加强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的必要性
“软实力”(SoftPower)概念最早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国际关系理论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约瑟夫·奈于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国家软实力的根基。当今世界,文化竞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应该定位于国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升;通过不断增强中国文化形象的现代元素和核心元素,塑造国家文化形象;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以应对众多挑战;通过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变文化资源大国为文化经济强国,在国力竞争中赢得优势。
当前,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现状不容乐观:数据显示,20xx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仅占所调查人群的1.98%,而根据类似调查方案得到的其他国家和实体的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分别为:美国25%(20xx年)、欧盟24%(20xx年)、加拿大4%(1989年)、日本3%(1991年)。显而易见,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明显偏低。另外,在国民受教育年限、国民阅读率等关乎国民文化素质的关键性指标方面,我们都处于相对靠后的位置。目前,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推进文化建设其目的是要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相一致的精神文明,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二、从自身做起,实现自我提升
共产党员是一个崇高的身份,它是文化的传播者,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缔造者,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群众素质、提高全民文化素养,首先从全面提升自身素养做起,在本职工作中贯彻落实提出的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方针。
身正为范,做“德高型”干部。党性是党员干部的职业道德,是支配党员领导干部职业行为的思想基础。干部的党性修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干部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在工作中,首先要加强自身党性建设,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工作,凡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必须率先做到。关爱群众,以严师和慈母的双重标准要求自己,做到对群众既严又爱,宽严适度。
实事求是,做“实干型”干部。一是将敬业与精业统一。所谓敬业,就是要敬重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立足岗位好事,利用职位唱好戏。所谓精业,就是精通业务,熟悉本职,对业务能熟练自如。二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履行职责,敬岗爱业,勤奋扎实。三是要对自身理性定位。对自身理性定位的最基本要求是准确地了解自我和形成合理的期望值。即对自己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进行综合判断,合理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对待名利得失上有“不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也不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堕其志”的境界。
与学习同行,做“学习型”干部。终身学习是人的一种内涵和修为。在职业生涯中,党员干部要始终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在单位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并在此氛围中始终以一名“学习型”的领导给群众以榜样和示范,让同志们充分感觉学习的必要性而努力;在倡导终身学习的同时,始终以身作则。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不断改进自己的管理方法与教育手段。
其次是在落实岗位职责和单位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尤其要关注群众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让群众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知识的传递上体现拓展型领导干部丰富的知识面和宽远的视野,而不是局限于照本宣科。
第三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要主动地去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新的管理资源,恰当运用信息技术,适当打破传统模式,为工作插上科技进步的翅膀。
三、以己之力,带动群众、区域内青年干部文化提升
去年,我们的支部被评选为省厅、管理处“创先争优”先进党支部,这是一项荣誉,更是对自己的鞭策,既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今后工作更高的要求。在**处工作十年来,在不断提升自己专业化水平的同时,一直以高标准严要求要求自己的同志,充分利用一岗双责的特点,帮助群众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群众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辨别真善美;担任站长、主任、大队长后,和单位的青年党员共同成长,从职业精神、专业化水平等各方面帮助青年干部;获得厅、局、处荣誉称号后,积极参加局、处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努力将自身的管理理念和学习经验与系统内兄弟单位广泛交流。
我处位于国家高速公路网G2\G3交汇区,北接,南连,是一条国家级示范性高速公路,从地域和车流层面讲,都是先进文化传播的代表,贯彻精神,推进文化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交通战线的工作者,我们义不容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以推动文化传播为己任,在“善行河北、善行交通”指导下,以“两个率先、一个搞好”为目标,全面改善“两个环境”,全面落实“和谐交通、和谐”,从自身做起,以点带面,辐射群众、区域青年以及更广的人群,在本职工作中身体力行地贯彻党的先进思想。
关于党性的心得体会 篇6
光明日报22日发布新闻“党的六大纪律无软硬之分”,报道中提到部分党员干部认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惩戒性高,需要高度警惕;而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则事情小、责任轻,可轻待。其实把党的六大纪律分软硬,本身就是认识存在偏颇。笔者认为,遵守党的纪律不应有选择性,要做到要求一致,要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党规党纪学习,要重点强调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的学习。
遵守党的纪律做到要求一致。党的六大纪律虽然有轻重之分,但无软硬之分,六大纪律都要遵守,都是硬要求,不因错误大小而区别。“不就是和群众吵架嘛,又不是妄议国家大政方针”,“生活上的问题,也不是什么大事”,这些擅自把六大纪律分软硬、分等级的错误认识,实质上还是党员意识淡薄、党性修养欠缺的表现。遵守六大纪律是硬要求,不是商量着来的买卖,每位党员干部都要加紧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提升自我意识,加强党性修养的锻炼。
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党规党纪学习。党的纪律要求不因职位高低有区别,部分基层党员把“他职位比我高遵守的就应该多”挂在口头,对自己要求低,考虑自身利益多。中央纪委通报的今年1至6月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中,基层一线党员干部人数最多,问题最严重,充分说明基层党员对纪律选择更有偏向性。基层党员是与群众接触最密切的群体,也是党群矛盾的高发区,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党规党纪认识迫在眉睫。
重点强调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学习。六大纪律中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平常提的多,犯错惩处力度大,引起了党员干部的足够重视,而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惩罚力度小,往往被忽略,甚至成了党员干部犯错的借口,打个招呼办事、和群众吼两句都是无足轻重的小事,都不应算“什么事”,也不至于出什么“大事”,错误的认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加强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学习,从根本上提升重视程度,适当加强处罚力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好六大纪律对党员干部的约束,把党员干部职责和纪律摆在正确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