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4篇)

2024-09-05 02:56:57心得体会打印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4篇) 通过这段时间的生本教育学习,渐渐有了点自己的想法。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生本教育课堂,就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这样的情景: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鸦雀无声,临下课,教师小结,问学生:“这节课的内容大家听明白了吗”,假如有学生说“不明白”的话,教师必定勃然大怒:“我都讲得那么详细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真是笨得要命”,这就是传统教学课堂的一个缩影。而在生本教学课堂里,我们看到的将是另一番情景:学生之间你问我答,小组成员激烈讨论,小组之间激烈争论,整个课堂生机勃勃。现在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学生,你会选择怎样的课堂?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

  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学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自己失败了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开展教学活动!郭思乐教授提出了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由教师提供一个最根本的,最简单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成果),班级交流学习(提出更深刻的问题),熟悉学习(巩固学习内容)四步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引领着学生,既能让学生够得着,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教师的设计要把握知识的要点,又要把握整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激励者。郭教授指出,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走出师本,走向生本。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先学要注意:低入(简单、根本、开放),多做,深思,高出。就语文教学来说,方向是阅读,整体感知,然后品读,并在课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在作文教学中,开始是自由作文,先写后评,先评后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

  粗浅的学习让我认识到教学最大的资源是孩子本身,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对我的学生应该多一些理解、宽容和耐心。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9

  时光飞逝,实行生本教育已有半学期之久了,在这半学期里,虽然我还是对“生本教育”这一词有点不太理解,但从课堂听课、教师讨论等各方面的学习交流中,多多少少,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前段时间,为了对生本教育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和吃透,我又将《马安生本教育专辑》读了一遍,里面有很多十分有意义的文章,都是谈论当地在实行生本教育时获得的经验。

  通过学习马安生本教育,我对生本教育一词又有了新的认识。所谓的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教育的宗旨不应是控制生命,而是要激扬生命,教要以学为皈依,让生命自己行动。所谓教学,应该是教师支持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生本教育注重学生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呵护着学生的生命本位特性,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这样的教育,是由资深的郭思乐教授提出的。这样的教育才是老师和学生所向往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自由。

  可是,这样的教育,在值得我们探究和探索的道路上设下了很高的门槛。究竟怎样才会出现这样的课堂,老师究竟要做哪些工作,学生又该如何完成呢?在这一点上,很多老师都会犯难。我认为,“生本教育”和“素质教育”是相通的,而我们现在进行的素质教育,无非就是增添了不少活跃的课外活动,也常常将以学生为主挂在嘴边。但究其实际,它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起了作用,仍值得怀疑。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这样的情景: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鸦雀无声,临下课,教师小结,问学生:“这节课的内容大家听明白了吗”,假如有学生说“不明白”的话,教师必定勃然大怒:“我都讲得那么详细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真是蠢得要命”,这就是传统教学课堂的一个缩影。而在生本教学课堂里,我们看到的将是另一番情景:学生之间你问我答,小组成员激烈讨论,小组之间激烈争论,整个课堂生机勃勃。现在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学生,你会选择怎样的课堂?

  我一开始尝试着用生本来贯彻课堂,可一堂课下来漏洞百出。比如,一课前预习不充分,初中地理是小科,虽然是一门新知识,但学生学起来还是没有主课那么带劲,课前也就没有得到充分的预习;二小组合作交流杂论无章,小组合作这种课堂模式,学生一开始接触,都觉得新鲜,虽也称得上是交流,但大部分都是聊天说话凑热闹一类;三自主学习学不出东西,课堂让学生先预习课本,然后根据课本现有知识完成相关的知识练习,学生们一个个都说,老师,不会,看不懂。这样的一节课是很失败的一节课,所以,之后我没有再唐突贸贸然去用生本来教学生。于是我先是认认真真的听了几节有经验的教师上课,然后好好学习了有关生本教育的经验和方法,再次走上讲台时,我发现原来学生其实是很聪明的,多次试验后,学生开始慢慢接受这种教学模式,课堂也面满变得有秩序起来,虽然现在我的课堂还是有点不太成熟,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会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摸索,上出我自己的阿升本课堂来。

  我们所有的教育希冀和理想,都可以依托生命而实现。而生本教育就是教育和人的生命自然的和谐结合。它正在改变教育生态,它拒绝冗繁,通过教育的生态保护,让所有的人,享受为生命的神奇所氤氲着的美好的教育。它是一种崇高的理想,虽然举步维艰,但绝不是梦想。

  就像郭教授一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一样:1、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2、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3、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4、课程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5、方法论: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会,教少学少;以学定教,不教而教。

  相信中国的教育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走出传统的阴影,迈向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10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正如这句话所说的,时间在悄悄的逝去,回首一看,原来,我已经来到三十八中学一年了.在这个短短的一年里,我尝尽了酸甜苦辣!

  在三十八中学,每天过的既充实,又快乐。在六个人的小组中,可以说是有惊有喜!刚开始,老师安排的六人小组,很让我反感。可后来我却尝到了前所未有的甜头!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我发现我们小组的成员人人地一天天的进步,让我感到很开心!我知道我在付出的同时也在收获。在我需要支持时,小组总是第一个支持我,他们就像无形的力量促使我前进.

  记得上个学期,学校要为我们班的生本课进行录像。“开头炮”的是我们小组播放我们自行录制的视频《超重与失重现象》。其实视频录制对我来说倒没什么,可是···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个任务落在我们小组的肩膀上,我顿时觉得沉甸甸的,就在这是我们小组成员们一起说了一句话,好好录!我们支持你!这句话使是我放松了很多。

  说到“生本教育”我太喜欢它了。

  以前的课堂,基本上是老实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机械方式。可是生本教育很不一样,一节课40分钟基本上是我们讲,我们问,我们自己解决问题,而老师只是“导火索”。在我们自己讲的过程中,不紧自己懂了,也让别人懂了。我认为上课这样才对,它真正让学生发挥会自己的水平,让每个同学在自己的水平上提高,也同时挖掘了学生本身的潜能。

  讲台不再只是老师自己的舞台,也是我们学生的舞台。

  在三十八中学,我们就好比一只放飞的雄鹰,尽情享受着蓝天,白云,自由。

  在三十八中学,我更有信心了。

  真想说一声——谢谢你!“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11

  生命短暂,慢慢走,一步一世界

  ——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蒋春蓉)

  20xx年我有幸成为龙泉驿区教育事业的一份子,在这四年里我接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三性教育”“顶层设计”“生本课堂”等等。这些都是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第一次认识它们,感觉很吃力,发的资料全是学术性的,让我看到都头疼,甚至每次写相关的心得体会、论文都觉得苦不堪言。曾经一度,恨不得把它们扔进垃圾堆。所以在教学上推行也受到了阻碍,基本上我是放弃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