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消防燃气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精选32篇)

2024-09-15 00:20:46心得体会打印
消防燃气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精选32篇) 为深入推进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专项工作,坚决防范化解重大火灾风险,10月31日,XX市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市住建局、应急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等部门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检查。....

  4.县级培训困难重重,开展困难。

  (1)培训资源短缺、培训师资缺乏。现教研室只有3名工作人员无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只能依托教学任务繁重的一线教师来担任。

  (2)学历和专业问题导致无法培训:很多老师初始学历低、专业不对口,教师胜任教学难度大,县级培训无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3)性别和年龄问题导致部分教师无法参加培训:由于全县女性教师多,从年龄上看大部分在生育期(正规产假200多天,由于地处高原怀孕后请假次数。导致部分教师未准时参加培训。

消防燃气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篇27

  一、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村镇的工作情况

  一是抓好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镇、示范村工作。我市彰武县章古台镇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阜蒙县于寺镇官营子村、细河区四合镇黄家沟村、海州韩家店镇东瓦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去年3月中旬和4月初,利用两周时间市局分管副局长杨林同志带领农村改革科同志和县区相关人员深入到两县五区,重点对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镇、村进行检查指导。并要求全市各乡镇、村要认真学习这些典型经验,要认真学习这些典型经验,明确示范乡镇要着力推进政府治理、社会参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不断强化乡镇党委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的直接责任,选优配强村党组织班子,加大乡村治理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力度,提高乡镇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水平,完善农村公共事务监督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示范村要着力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不断强化村党组织对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増强干部群众法律意识,大力弘扬文化道德新风,促进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按国家和省里的要求,阜新市完成了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四个典型经验编印工作。做到抓好试点,宣传典型。

  二是按照市局制定的《关于开展全市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省级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通知》(阜农领办[20xx]9号)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各县区积极申报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试点工作。根据《中共辽宁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批复》(辽农领办[20xx]9号)文件,我市上报的阜蒙县建设镇德一村等7个村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村。具体是阜蒙县建设镇德一村、阜蒙县泡子镇努河土村、彰武县丰田乡双龙村、彰武县大冷镇大庙村、清河门区河西镇三道壕村、新邱区长营子镇七家子村、太平区水泉镇高德营子村。各试点村主要围绕五项任务开展试点工作,一是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党建工作,二是探索增强村民自治手段的路径,三是探索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办法,四是探索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五是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动能。

  各试点村制定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并积极开展工作。

  三是以点带面指导乡村治理,培育社会新风尚。阜蒙县建设镇把乡村治理放到乡村振兴和夯实党的基层执政基础的全局和高度去把握,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治理机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探索新路子、创新新模式,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强化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动资源、管理、服务下沉。规范乡村小微权力运行,实现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推进村民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在充分发挥各村文化广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的基础上,在杨家店村实行爱心超市试点,制定积分卡制度,建立积分评定标准,设立产业增收、孝善诚信、参与公共事业、家居环境、“五美”家庭、保护环境等奖励积分,农户凭积分兑商品,激发群众爱家园、护环境的热情。在德一村建立6500平方米的红色文化主题广场和法治广场,传承红色基因,宣传法治政策,弘扬正能量,形成最强音。坚持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创建文明村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统筹规划,标本兼治,着力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镇政府成立环境整治办,统管专业队、车辆调度、保洁员队伍等相关工作,确保资源整合,形成合力,提升工作实效。全镇建成美丽乡村和美丽示范村6个,实现村强、民富、景美、人和。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村治理过程中,村民意识薄弱,参与乡村治理主动性不强,部分村民仍然存在“等、靠”思想,认为怎么搞乡村治理与己无关,观念保守。

  2、乡村治理典型的宣传力度不够,试点示范引领作用不明显。

  3、创新现代乡村治理机制、手段不强,没有达到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事业化水平。

  三、下步工作意见与建议

  1、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营造自治、法制、德治的综合效应,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2、要加大乡村治理典型的宣传力度,让广大村民认识到,体会到通过乡村治理享受到的获得感、幸福感。

  3、要注重乡村治理的工作方式方法。一是要注重问题导向,聚焦农民反映集中、社会多方关注的突出问题,以此为突破口。建立完善有效的治理机制,相互促进,相互带动。二是要体现系统思维,充分认识农村社会的复杂性,注重系统治理、综合施策,站在农村社会整体的角度、全局的高度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三是要突出探索创新,力戒形式主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在乡村治理领域不断创新发展。

消防燃气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篇28

  今年以来,市工商局与各市(县)、区市场监管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贴市委全会提出的战略指导思想,切实把“放管服”改革工作摆在中心位置,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双创”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一、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

  (一)持续深化商事改革,加快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

  今年以来,市工商局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契机,以工商登记便利化为抓手,围绕提速增效,积极履行登记职能,“放管服”取得了新的成效。今年1-8月,全市累计新登记各类内资企业25373户,新增注册资本16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05%和70%。具体而言,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是深化落实三证合一改革。结合营改增企业换照,加快一照一码换照和向基层乡镇街道延伸。截至目前,我市全部80余个基层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均可实施一照一码的换照,超过半数的分局具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照一码的核准权,17个分局可以发放有限公司的一照一码营业执照。至8月底,无锡各级工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累计完成核发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4.43万份,超过了在业企业的60%。

  二是继续推进先照后证改革。今年2月15日,无锡市政府以锡政发〔20xx〕23号文的形式,正式对外公布了无锡市的两个目录。与省目录相比,对省前置目录进行了合并,合并为53项;结合法律修改和无锡实际,将无锡市的后置目录调整为172项。此外对无锡市的“双告知”进行了明确。一方面,通过营业执照照面提示、窗口提醒、网站公告、申请人承诺等方式强化对当事人的告知;另一方面,通过无锡市行权网,将工商部门的审批信息及时告知许可部门,方便许可部门认领。今年1-8月,无锡市各级已累计核准先照后证营业执照近1.2万余份。

  三是不断深化住所经营场所改革。今年6月7日,无锡市政府以锡政发〔20xx〕124号文的形式,正式对外公布了《关于印发无锡市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实施细则的通知》。与省政府文件相比,我们对允许住用商的行业放宽至13个,并允许直接登记。对负面清单进行了拓展,增加了网吧、培训等行业。对“住用商”引入了首次登记经营期限不超过2年的限制,便于管理部门对投诉多、整改不到位的市场主体进行监督管理。对独立住宅,人防工程,车库和小区配套用房用于住所登记进行了明确。对住所信息申报制进行了系统性安排,明确了允许申报的范围,设计了申报的程序。今年以来,我局先后登记住用商企业514户,一照多址87家,一址多照20xx余家,并在23个集中办公场所实行信息申报,登记企业上百家。

  四是试点探索简易注销改革。7月8日,我局出台了《无锡市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管理规定(试行)》,在未开业企业和无债权债务企业中试行简易注销。简易注销程序取消了清算组备案和清算公告,合并了注销决议和清算报告,引入了信用承诺制度。8月份,市工商局窗口完成了首批3家企业的简易注销。五是加快工商全程电子化登记试点。逐步推出名称和企业设立的网上登记,不断加快全程电子化登记的试点步伐。今年1-8月,无锡共计核发全程电子化登记营业执照66份,发放电子营业执照1.5万余份,完成不含行政区划的国家级名称的全程电子化登记86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