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工作汇报范文(精选23篇)
2.促公平,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促进教育公平,就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一要着力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制定并实施好《道县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2所农村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将教育局直属幼儿园打造成示范园。推动幼师持证上岗率逐年上升,不断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督促指导幼儿园实行科学保教,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全面提升办园水平。二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合格学校建设,建设合格学校16所,全面完成我县合格学校建设任务,实现完小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建成合格学校的目标。加强城区学位建设,20xx年全县新增城区学位2500个,推进绍基学校等7所城区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解决“大班额”问题。围绕“全面改薄”,努力改善教学点办学条件,提升教学点办学水平。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教辅资料选用管理和学籍管理,落实划片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严格招生纪律,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努力提升我县教育发展后劲。三要全力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的权益。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工作,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入学率,做“三残”儿童随班就读有关工作,切实保障特殊人群享受教育的权利。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作用,着力构建关爱、帮扶、安全保护留守儿童的服务体系。全面完善学生资助体系,规范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强化资助资金监管,妥善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3.树品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教育品牌,大力推进“三名工程”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名师、名校、名校长,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面,带动全县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和均衡协调发展。一要打造名校。进一步解放思想,简政放权,推动高中学校内涵发展,以高中教育质量的提升带动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一中重点突出文化高考,二中突出特长高考,工贸学校突出对口高考,不断提升高考重点上线率,并在考取名校上有新突破。在小学、初中等各个学段打造和引进一批品牌学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要以创建全国职业教育示范县为契机,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打造品牌专业,学校专业开设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为地方经济输送实用人才。以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实现率为抓手,推动永州工贸学校由办学规模化向办学精品化转型,不断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和办学吸引力。加快城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品位,努力为师生提供优雅舒适的校园环境。二要培育名师。抓教育质量,最根本的是抓教师队伍建设,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办出一流的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严肃查处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积极引进优秀教师。认真落实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积极实施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加快引进一批学科把关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紧缺学科教师。加强教师培养和培训。抓好各项培训计划的落实,有计划地选送年轻优秀的教师到高校专题培训或选送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学习挂职,加快名师工作室建设,培养一批骨干教师。评选表彰七个“十佳”,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激发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教师待遇。落实农村学校教师津贴政策,实施农村学校教师岗位津贴,继续整合各类政策资金新建一批教师公租房,稳步提高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水平。
4.强保障,大力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事关教育事业大局,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一是积极争取教育优先发展政策。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主动做好汇报,科学编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争取把教育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任务纳入道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之中,落实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真正实现教育优先发展。二是着力保障教育投入依法增长。积极推动教育经费“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的依法落实,适时根据省里将研究制定的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的生均教育经费、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大力推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生均拨款标准,积极构建财政教育经费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行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贯彻落实学校财务会计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强化教育经费监管和内部审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三要继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各级纪委全会精神,坚持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做到与教育管理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评估。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和“两个责任”,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决纠正教育“三乱”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四是进一步强化教育督导。以今年省里将对中长期教育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此为契机,对教育强县建设进行全面总结和周密谋划,全面推动教育强县建设工作。同时,做好县迎市第三轮第二批“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准备工作。深入推进督学责任区建设和随访督导工作,健全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对各类教育实施全程监测评估,保入学、控辍学、促均衡、提质量。加强督导机构建设,年内设立教育督导委员会。五是切实保障校园安全稳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平安校园”建设为载体,认真落实校园安全责任体系,增强安全教育实效性,加强校园安保“三防”建设,坚持开展各类防暴抗灾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加大校车依法管理力度,推进校车公司化运营。深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落实学校食堂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责任制,健全各类安全预警制度和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加强教育宣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努力创建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五、提请会议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1.审议通过有关政策性文件。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打造教育强县”决策部署,教育主管部门在前段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草拟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道县普高职高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有关规定》等,提请会议研究通过,以尽早行文实施。
2.加大城区学位建设力度。在当前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的大背景下,城区学位将长期严重紧缺,加快以县城为重点的学校建设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建议:①加快城区现有8所规模化、标准化学校的建设速度。按照县委决策,重点抓紧抓好各学校征地拆迁步伐,抓紧做好各学校规划设计、预算评审等前期工作,加大与投资者对接力度,力争在今年年底前所有项目完成招标,并启动部分建设。②政府投资兴建1所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以20xx年县财政预算农村合格学校建设资金(3200万元)为基数,从20xx年起连续安排2年资金,在潇水北路与湘源大道交汇处,规划兴建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暂名“道县东洲学校”),承接城北、城西片义务教育阶段生源,以缓解当前及今后道县四小、六小的学位压力。同时,在县城总规修编中,对城南永纺厂区域、城西火车站区域、城西南综合物流园区域、城北工业园区域各规划布局1所中小学校,切实缓解中心城区学位紧张状况,适应城市发展需要。③实施城南幼儿园搬迁重建。将城南幼儿园现有资产整体移交道县三小,道县三小校门改向;协商终止县政府与岚华教育集团所签合同,将原规划的30亩教育用地用于城南幼儿园搬迁,资金由教育部门自筹20xx万元、财政预算1000万元解决,尽快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及资金调度,争取年内启动建设。④规划启动城东民办学校建设。建议将上关中学旁拟用于二中搬迁的400亩已批土地规划建设1所民办学校(含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部、6000个学位以上),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成立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的项目指挥部,同步启动项目前期准备与招商对接工作,力争年底前与知名教育集团签订正式合同,20xx年上半年启动相关建设,20xx年秋季开学前部分建成使用。⑤将二中搬迁至道县师范。抓住道县师范与祁阳师范合并的机会,建议县委政府加大与市委市政府的汇报力度,力争道县师范的校址不拍卖,整体移交给我县,将二中搬迁到道县师范,现二中改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解决购物中心以北至濂溪河的就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