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的报告(精选11篇)
可行性研究的报告 篇1
一、项目概述
内蒙古阿尔山市位于大兴安岭南麓,面积7408平方公里,介于蒙古高原和松嫩平原之间,位于东经119.50°北纬47.10°,东、西、北分别与呼伦贝尔大草原、蒙古国、锡林郭勒大草原相连,南接科尔沁大草原,是森林、草原交界处的边境城市,境内无污染工业,森林覆盖率达60%,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基地,山野菜品种有100多种,可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品种有60多个,其中产量较大的有:蕨菜、猴腿、草原白菇、红豆越桔、黄花菜、薇菜等。
阿尔山市所辖地区土壤肥沃、植被类型独特,野生植物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山野菜生产的原料宝库。该地区以棕色针叶林土壤为主,其次为灰色森林土,在平川地多为沼泽土,土壤含水量大,土温低,热量略显不足。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郊钾加权平均含量分别为5.38%、0.27%、214PPM,均达国家一级水平。这里的主要植被多由西伯利亚植物区系和蒙古植物区系所组成,木本植物为主体代表的植被类型是以兴安落叶松为主体的针叶林,属寒温带针阔混交林带。海拔1000米以下为森林草原带。野生植物品种多,产量大。
山野菜具有纯净、天然、无污染、高营养、兼具保健治疗作用,历来是国际市场的畅销食品而且供不应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低脂肪、低热值、长纤维、植物蛋白含量高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山野菜具有药膳兼用的价值,适应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需要,是当之无愧的引导消费适度超前的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由于阿尔山辖区内无污染工业,森林覆盖率高达60%以上,且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山野菜的性状、品质极其优良,营养成分明显高于其它地区所产的山野菜,且无任何污染,是典型的绿色食品。阿尔山辖区的农产品、野生植物很自然地成为绿色食品的首选原料,而就地利用这些原料加工生产的绿色食品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的污染,无疑可称为“纯”绿色食品。阿尔山山野菜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自身免疫力,尤其对心血管病、肠胃病、动脉硬化和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具有良好的食疗保健作用。阿尔山市辖区所生产的以蕨菜为主的山野菜已经作为原料大量出口日本、韩国。本项目所生产的产品——脱水蕨菜和气调保鲜山野菜,除了在国内开拓市场外,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阿尔山山野菜生长在无污染、无公害的原始草甸和森林中,无需人工培植,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当地每年可产蕨菜3000吨,猴腿20__吨,其它野菜(山白菜、柳蒿芽、山芹菜、苋菜)等年产量均胜过蕨菜。由于山野菜极为适应当地的自然气侯,既使不是风调雨顺的年景对其产量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各类山野菜在非正常气侯条件下,每年的产量也可达到上述产量。阿尔山辖区山野菜的年生长量为开发利用山野菜资源提供了可能性。只要配备现代化的生产、储藏和运输设施,经济效益立即呈现。为了弥补野生资源季节性强的缺点,对蕨菜、猴腿、草原白菇等可采用人工种植方式获取原料,以与天然原料季节短缺相弥补。
在市场需求日益强烈的态势下,我公司决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融科工贸、产供销为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引导当地农民发家致富。拟在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外资或银行贷款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能力。
在分析主要生产能力、投资可能和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预测和规模效益的要求,本项目拟建规模为年产山野菜6199吨,其中蕨菜2100吨(含蕨菜干100吨、盐渍菜1000吨、气调保鲜菜1000吨);猴腿900吨;保鲜黄花菜100吨;草原白菇77吨(含白菇干27吨、保鲜白菇50吨);保鲜百合花10吨;保鲜百合芽茎20吨;桦树汁1000吨;越桔粉600吨;浓缩越桔果汁300吨;色素2吨;酸模浆汁1000吨。
产品90%出口外销,产品10%在国内销售。
二、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山野菜是一种无化肥、无农药残留污染的营养价值较高的天然绿色食品,可以调剂蔬菜淡季,增加人类可食用蔬菜品种,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同时它也是一种生长快、繁殖力强、能再生的生物资源,将成为人类新食物原料的自然宝库。
山野菜不仅营养价值丰富,其药用价值也十分突出。我国700多种野生菜中,中草药品种约占400种左右,从古至今就是我国人民医疗保健的丰富宝藏,中药产品在世界上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我国历来重视对药用山野菜的研究利用,直到80年代才开始对食用山野菜进行开发,
目前,已有如蕨菜、薇菜、蒲公英等山野菜制品进入国际市场,国内消费市场正在培育之中。
以往由于人们对药用、食用山野菜的经济价值认识不够,对野生菜的育种、采收、包装、保鲜及系列食品加工形不成规模化,开发利用率极低,仅占资源总量的3%左右。
近年来,有关专家建议:把野生资源列入国家产业开发项目,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和濒危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菜品种。同时加大对野生菜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之成为我国北部山区有特色的新产品,成为农林产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也是农林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对山野菜进行资源化和规模化开发利用,是当前富国裕民的重要举措。
三、目标和任务
以山野菜食品系列加工为基础,20__年项目建成投产,20__年实现新产品开发研制工作,逐步挖掘阿尔山市可再生林下资源,使其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绿色工业、特色产业,实现扩大再生产和林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为本市及周边地区提供试点、示范作用。通过实现试点、示范作用,提高阿尔山市旅游疗养城市的知名度,走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工业化之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尽快投产达效,使我市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为提高地方经济总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努力。
可行性研究的报告 篇2
音乐课程是高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音乐课程依然是整个高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难以跟上新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如何加强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已成为摆在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一、音乐课程概述
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一直以来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并逐渐建立起相应的音乐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对于中国音乐教育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但总体框架并没有大的改变。面对新世纪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要求。
二、音乐课教学对象
作为音乐专业课的教学对象自然是音乐系的学生,在开设音乐课之前,这些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包括识谱、乐理知识、简单的曲式理论知识等等;了解了很多的音乐家及其音乐故事;至少掌握了一门乐器的演奏基础技能和歌唱发生方法了,这给他们的音乐课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这些学生又有着相对丰富的历史、政治、文学知识,从目前的普遍情况来看,这类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力和创造力相对于音乐非专业学生更强一些,这对他们深刻的欣赏和理解音乐又有很大的帮助;而非音乐专业的学生选修音乐课的目的不是让音乐成为他们的职业,只是想通过这个课程来提高音自身的乐审美能力,拥有更好的艺术修养。随着一些较深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他们的兴趣便悄然减退。所以,非音乐专业音乐课的教学一定要遵从授课对象的特点进行教学,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考虑音乐欣赏课内容的选择和设置,尽量避免非音乐专业音乐课教学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音乐课教学目标
音乐课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和非专业选修课程时,在教学目标上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应根据实际的教学对象来制定教学目标,才是切实可行的。作为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的音乐课程应该是以审美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能通过这个课程来开拓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背景,使他们喜爱音乐、感受音乐、乐在音乐,通过对音乐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提高审美境界,拓展知识结构,陶冶情操,活跃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等,所以开设非音乐专业学生选修的音赏课程应注重情感欣赏,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音乐创造的美,让学生可以在一种美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从而逐步完善其人格品质,达到个性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在进行音乐专业课教学和非音乐专业课教学之前,一定要明确不同的教学目标,并依据各自教学目标的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