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规范(精选32篇)
不料萧夫人看后过于开怀,大笑不止惊动了四国使臣。四位使臣当即怒不可遏,不辞而别,约定各自回国请兵伐齐,血洗在齐国所受的耻辱。终于在公元前589年晋国的执政卿士郤子为报齐王戏辱之仇,借鲁、卫求援之机,发兵攻齐,史称“鞌之战”。历史虽然离我们现代生活已经非常遥远,但在日常生活中因不当的礼仪造成的矛盾与不和却是比比皆是,在这里我也不一一列举,但针对本书关于教师的礼仪规范我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所谓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正如书中所写“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道德是基于一切礼仪的核心价值,除却道德而追求的礼仪可谓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要有能够温暖人心的广阔胸襟和平易近人的言谈举止。
第二、在形象上,除却一些特殊的教育岗位,一般意义上的教师在仪容仪表上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着装模式。每个教师的穿衣打扮不仅体现了其个人素养,更反映了整个单位的精神风貌。正如金教授所指出的:个人形象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甚至一名教师不恰当的表情姿势都有可能对广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三、在语言交流上,教师需要有一个合乎规范的言语标准,本·琼森曾说过: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通过文明规范的语言教师将自己的人格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孔子之所以被人们称之为“孔圣人”也就是孔子的学生将孔子教学生活的言行以文字形式记录并流传世人。第三、师行就是教师个人的交际应酬中所需要注意的礼节,其中既包括教师之间的办公礼节,又包括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所谓拜访礼节、交通礼节等等不一而足。
在这些礼节当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所谓名片礼节,因为我校现在作为一个卫生培训机构,在与卫生局打交道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名片,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对方,也让对方了解自己就需要正确的传递和使用名片。最后就是金教授提到的师缘。人与人之间因为缘分而相聚,又因为缘尽而分离。能够成为师生就是一种缘分,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路明灯,教师有义务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严于律己。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以学生为本,尊重爱护学生一视同仁才能敞开心扉与广大学生真正做到心与心之间的沟通与契合。 人生有涯,花开有期。学校是学习之所,礼仪是成功之本。愿我们长宁卫校的广大同仁们乘着礼仪之舟长风破浪凭藉长宁卫计委这艘航母扬帆远航,驶向灿烂的明天。
礼仪规范 篇7
(一)小型会议
小型会议,一般指参加者较少、规模不大的会议。它的主要特征,是全体与会者均应排座,不设立专用的主席台。小型会议的排座,目前主要有如下3种具体形式:
1.自由择座。它的基本做法,是不排定固定的具体座次,而由全体与会者完全自由地选择座位就座。
2.面门设座。它一般以面对会议室正门之位为会议主席之座。其他的与会者可在其两侧自左而右地依次就座。
3.依景设座。所谓依景设座,是指会议主席的具体位置,不必面对会议室正门,而是应当背依会议室之内的主要景致,如字画、讲台等等之所在。其他与会者的排座,则略同于前者。
原则:面门为上,居中为上,以左为上
(二)大型会议
大型会议,一般是指与会者众多、规模较大的会议。它的最大特点,是会场上应设主席台与群众席。前者必须认真排座,后者的座次则可排可不排。
1.主席台排座。大型会场的主席台,一般应面对会场主人口。在主席台上就座之人,通常应当与在群众席上就座之人呈面对面之势。在其每一名成员面前的桌上,均应放置双向的桌签。
主席台排座,具体又可分作主席团排座、主持人坐席、发言者席位。
其一,主席团排座。主席团,在此是指在主席台上正式就座的全体人员。国内目前排定主席团位次的基本规则有三:一是前排高于后排,二是中央高于两侧,三是左侧高于右侧。具体安排中,又有单数与双数的区分。
备注:此排座方式也是符合礼仪要求的,有些礼仪用书、讲座上讲这是中央办公厅认可的排座方式,有待考证。
其二,主持人坐席。会议主持人,又称大会主席。其具体位置有3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居于前排正中央;二是居于前排的两侧;三是按其具体身份排座,但又不宜就座于后排。
其三,发言者席位。发言者席位,又叫做发言席。在正式会议上,发言者发言时不宜于就座原处发言。发言席的常规位置有两种:一是主席团的正前方;二是主席台的右前方。
发言席座次排列方式一
发言席座次排列方式二
2.群众席排座。在大型会议上,主席台之下的一切坐席均称为群众席。群众席的具体排座方式有两种:
其一,自由式择座。即不进行统一安排,而由大家自由择位而坐。
其二,按单位就座。它是指与会者在群众席上按单位、部门或者地区、行业就座。它的具体依据,既可以是与会单位、部门的汉字笔画的多少、汉语拼音字母的前后顺序,也可以是其平时约定俗成的序列。按单位就座时,若分为前排后排,一般以前排为高,以后排为低;若分为不同楼层,则楼层越高,排序便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