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工作汇报材料(精选30篇)
三、“双减”工作落实情况
1、“双减”工作落实情况。学校提倡教师把所有教学任务尽量完成于课堂。课下作业适量布置,由教导处进行监控,教师不得通过微信群布置作业。经过调查,我校学生没有在校外辅导机构上课的情况。
2、一二年级无纸笔测试情况。小学部一二年级实施了无纸笔测试,去年寒假考试,一二年级没有进行统一的书面考试。
四、学校创新性工作开展情况。
在创新工作方面,我们学校主要是提出了“三色文化”的思想。一是利用莱芜战役指挥所遗址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的教育;二是利用寄母山林场、乔店水库、金鸡峡、园艺等资源对学生进行绿色文化的教育;三是利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还有剪纸、经典诵读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古色文化的教育。
绿色既指自然的绿色,也指生命的绿色。我们把绿色文化扩大为大绿色文化。通过每日两个大课间、眼睛保健操、每天锻炼一小时、春运会秋运会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陪同学生锻炼、节日徒步、师生篮球赛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健身意识。关心关爱全校每一位师生的生命健康。
各位领导,我们深知,与兄弟学校相比,我们在教育教学、教研教改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感到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向兄弟学校学习,以xx中考试题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全校的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学校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篇12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宏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我校指导、验收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对我校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下面就我校教学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做一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一、学校基本情况
宏学是一所配置水平较高的现代化初级中学,它整合了原高阳镇中学和原北沙中学的教育资源,于20xx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设计标准为12轨制。
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齐全,配备标准高。学校办学思想和目标就是"出优秀毕业生,出优秀教师,出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理论",坚持"关爱每个学生、发展每个学生"的教育理念,以"勤奋、进取、和谐、致美"为校训,走"抓常规促质量、抓科研上水平、抓特长创特色、抓特色铸品牌"的内涵发展之路。
二、落实常规促质量,狠抓教研求发展。
近几年,我校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经教代会通过合理地安排各类人员的工作任务,科学地设立各个岗位,明确职责要求。
制定了xx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xx中学校本教研制度》、xx中学教师工作考核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在学校领导层面,我们实行学校领导包学科制度,同时给学校领导提出三个经常:经常学习理论知识,坚持集体学习和自我学习相结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努力提升自身业务和管理水平;经常深入一线听课、评课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发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经常和广大教师座谈,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生活情况、对学校关注的问题等。
1、"研说教材",理解教材,把握课标,教师迈出坚实一步。
钻研吃透教材是有效教学的"根","根"深则蒂固,"根"深则叶茂。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对教材要烂熟于心,做到熟悉课程标准、统揽学段教材、熟知所教内容、建立知识体系。
具体实施我们经历了几个步骤:
1)是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教师课程标准、教材学习活动启动会;
2)是为每位学科教师配齐整套教材、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3)是邀请了全国课改专家王教授在我校进行了"如何深入把握教材课标"报告会;
4)组织业务领导和教研组长到天津进行实地学习考察;
5)全员开展说教材活动。
6)选派教师参加全国和谐杯"说课标,说教材"比赛。
"说课标、说教材"活动为广大教师高站位理解课标、立体式驾驭教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基本解决了困扰教师队伍中对课标理解不透,教材把握不准的问题。目前为止,教师反思课堂教学运用"知识树"展开,初步达到透彻理解课标,准确把握教材;部分教师参加"说课标,说教材"大赛并获奖。
2、推动"三级建模",转变教学方式,学生主体地位得以落实。
"三级建模"即:"一校一模、一科多模、一模多法".
我们分几个步骤进行。
1)是组织学校业务领导、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参加的课改总结研讨会,总结近年来学校在课改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学校建模提供依据。
2)选派部分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到天津普育学校参观学习,召开学科组教研会,总结新课改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为学科建模提供依据。选派语文组和历史组教师参加"我的模式我的课"高效课堂博览会学习先进经验。
3)聘请课改专家王教授到校讲座指导"三级建模"工作。
4)在理论指导下学科组确立立标人探索本学科不同课型课堂模式。
5)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应用教学模式。
学科建模工作在教导处领导的具体负责下,纳入教学常规管理中。它通过校本教研和学科课堂教学不断强化。我校几年来经过了"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实践、交流等诸多过程。部分学科教师开始总结归纳符合自己课堂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有了阶段性成果,课堂教学规范性及课堂效率有所改观,同时为学科组中推行集体备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强化班级小组建设,将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到位。
在当今大班额课堂教学的背景下,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是每一名教师不懈的追求。我校在借鉴诸多经验的基础上,在七年级尝试进行班级小组合作教学的探索,经历了分组、建设、评价等系列过程。
具体实施经历了几个步骤,
1)我校多次到天津普育学校参观学习。
2)多次聘请课改专家王教授指导教学。
3)邀请天津普育学校领导梁峰、王贵勇,罗辉讲解小组建设,优秀老师李娜,苗红英到我校上示范课。
4)学校制定班级小组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并实施。
(1)、分组原则:
①、均衡: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学习成绩、课外活动、男女比例)。
②、团结:不能把互相排斥的同学放在一组。
③、调整:相对稳定,人员、分工、组规等可根据情况略有调整。
(2)、分组方法:前后桌互助下的`6人合作,包括A、B、C三个层次。
(3)、小组建设。
①、分工:设正副组长两名,学科课代表若干;明确职责。每人都要有管理任务,且职责明确具体可操作。
②、给小组命名,建立适合本组的规章制度。
③、活动推进,强化小组凝聚力。
④、课堂教学积分方法,结合班级量化积分方法,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跟上加分,将小组6人分为ABC三个等次,A1人,B2人,C3人;检测A正确记0.1分,检测B正确每人记0.2分,检测C正确每人记0.3分,每节课后记分员汇总本组得分并做好记录。课堂学习要与日常表现相结合,制定统一方案。
(4)、课堂教学应用六大原则。
①、不能让我们的小组打败我们的小组,课堂提问反馈要照顾到所有的小组,一节课下来有的小组不得分这是课堂失败的表现之一。(帮弱原则)
②、小组合作学习中不要有旁观者。(全员参与原则)
③、独立——合作(互助)——展示——点拨。(模块原则)
④、评价小组不评价个体,注意提问、反馈的方法。(全面评价原则)
⑤、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要落实双基。还要有更高追求——问题意识。(质疑原则)
⑥、重视组织教学(课堂巡视:组织教学、发现问题、参与交流)(教师角色不淡化原则)
(5)、及时评价。科任教师要落实每节课上的练习和当堂检测环节。每一环节教师组织到位,负责巡视学生答题情况,做好指导。在黑板上亮分并做到心中有数。每一节要汇总、反馈,统计积分。每一天的分数要汇总并画在"周结月累"表上。每一周每班要评选出三个优秀小组及部分先进个人,每周五下午各班班长负责报本班优秀小组、及先进个人学校及时表扬。每一月评选出各班冠军组和优秀个人,并及时通过校报宣传表扬。
5)召开班级小组建设交流会,相互学习。
在意见指导下,各班级精心谋划,勇于尝试,小组建设初见端倪。课堂教学当中,以班主任老师为核心的教师团队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基本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学习积极性有较大提高。基本落实当堂检测,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项工作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没能解决很好,如何完善小组评价机制,教师团队密切合作的持续性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去思考。虽然有诸多困难,但我们有信心会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