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工作汇报材料(精选30篇)
(二)加强对双语教学的思想认识
努力学习有关双语教学的各类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双语教育特色。作为乌市一所民汉学校,基本上用双语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总认为责任重大,不但承担着双语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且还具有探索双语教学规律、引领双语教学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基于这种认识,学校领导班子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双语教学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双语教学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的一个特色来抓,有长规划、短安排。学校注重提高广大教师对双语教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好双语教学工作意识。把民汉合校、双语教学的`有关文件精神、理论文章作为教职工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教师要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角度去认识双语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积极参与双语教学工作的自觉性。特别是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 》后,我校开展了进一步做好双语教学工作的学习,组织全体民语系教师,如何认识双语教学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学习讨论,清除了教职工在认识上的残留障碍,统一思想,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的双语教学工作打实了思想基础。
(三)、对双语教师的培训办法及措施:
1、强化培训,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必须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学校从三个方面考核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即:知识水平能力、教学能力和汉语水平能力。根据考核的结果,针对教师的个性特点制定其专业发展计划,对教师进行多方面多形式的培训:
一是外出培训。送4名教师参加自治区双语骨干教师培训两年(2名教还在接受培训)、9名教师参加乌市成人教育学院,乌鲁木齐师范学院双语骨干教师培训;区内参加新市区教育局组织的各类短期培训、集中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等;鼓励教师加强自学,有3名教师直接参加双语教学考核通过。 二是校本培训。积极开展民汉教师“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要求民语系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定期听汉语系教师的课,在备课、课堂教学、教学思想、教学创新取长补短。在进行拜师活动的同时,推进教学反思活动,要求教师认真反思,已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困惑、障碍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每学期都要组织相关人员专门听双语教学教师的课,了解进度、授课效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集中评课,帮助指导教师不断提高双语教学的业务水平。学校还以“千人评教活动”为契机,广泛征求了家长、学生的意见,从而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双语教学行为。我们为了进一步落实自治区2号文件精神,在学校范围内继续保持我校双语教学的地位,制定了学校双语教学实施方案,提出双语教师的汉语水平达标和教学要求。
我校对每一位民语教师的要求是:
(1)民语系理科教师必须达到HSK六级以上
(2)四十岁一下民语系教师必须取得“双语教师资格证”
2、制定并实施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措施。
(1)双语理科教师通过自我剖析,制定出本人汉语学习计划和专业发展规划,教研室按照教师的学习计划、个人特点和实际情况定出目标。(2)理科教研组在校内教研活动中按学科民、汉教师一起进行集体备课,提高专业汉语水平。
(3)营造双语教师学习汉语的氛围和环境,安排民汉教师合署办公,为学习汉语和提高专业水平创造条件。
(4)外出脱产培训 。 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师参加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各种形式的双语教学培训、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双语教师汉语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提倡教师自我提高,有能力的直接参加考核。
(5)安排专业知识扎实,双语水平良好的民语教师到汉语系上课,通过评课、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价考核。
(6)制定计划,成熟条件时带出民语系教师到外地考察等活动, 通过双语教学研讨会,外地考察,参与汉语系教研活动等方式,进行经验交流,促进双语教学工作。
3、实施校本培训。
A、面向双语教师的校本培训:
( 1 )每周三下午参加一小时汉语培训。
( 2 )每月至少听汉语教师一节课。
( 3 )每学期参加一次汉字硬笔书法展。
( 4 )每学期阅读汉语言书一本。
( 5 )双语教师每学年给汉语系学生上一节试验课。
( 6 )每学年交一篇用汉语写成的教学工作总结(有能力的写教学论文)。
( 7 )民汉教师参加学校举行的分学科业务测试,测试本身专业水平。
( 8 )鼓励民语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汉语表达水平过级测试。
( 9 )在办公室多跟汉语系教师用汉语普通话进行交流。
( 10 )民汉教师结对子、合署办公为学校校本培训的一项基本制度。
( 11 )学校制定对于不参加双语培训(脱产),直接参加双语考核,取得双语合格证的教师将奖励800元/人(现在有3名教师已取得合格证。学校正准备向区教育局写报告,报告批准回来就奖励这3位教师)。
B、 面向民语系双语实验班学生的校本培训
( 1 )我校对教师学习汉语十分重视的同时也狠抓学生的汉语学习。学校的大型活动均用普通话,并且经常组织民汉学生进行民汉语演讲,达到互相学习目的,又能够加深民汉学生之间的友谊。
( 2 )小学低,中,高年级和初中年级的汉语课时数定为5、6、6、6。
( 3 )有组织的进行早读分由数学,物理,汉语等双语教师用民汉对照给学生讲解学科术语、概念方面的难点。
学校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篇14
一、规范教学行为
万物皆有法,有法必有规。我校认真学习《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坚持不懈地抓教学常规的落实,促进教学行为的规范。
1.落实课程设置。开齐、开足、开好每一门课程,严格落实一张课程表,学生在校时间符合规定,把学生阳光运动每天一小时落到实处。坚持做到“六不准”(不准小科目用来上语数、乱买各种资料,增加作业量,放学留学生、节假日补课。),确保教学行为规范化。
2.规范常规管理。我们采取了“三查、两看、一分析”的管理措施,即查、查备课、查作业批改;看课堂教学效果、看学生学习情况;分析考试成绩,以此来规范我们的教学工作。同时加强对课堂教学质量监测,每学期末都召开一次专门的教学工作会,对教学质量进行分析与,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对于年青教师,实施“青年教师工程”战略,使他们能快速成长。今年我校的李萍、田月梅、臧志军、臧殿华四位老师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张瑞玖被评为区级模范教师。
二、夯实校本教研。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教育科研落到了实处,让教师的情智在教学中不断碰撞闪出火花,教师才能不断进步。
1.教研活动形成常规。学校将周三下午定为语文教研活动时间,周四下午定为数学组教研活动时间,由教研组长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有专题探讨,教学研讨课,知识讲座,尤其注重结合教学实际,研究探讨教学中的疑点、难点问题。通过教研活动,在今年10月学校开展的全校性的教学竞赛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们大部分表现突出,如臧殿华老师的课,采取启迪学生思维空间的的方法,让学生学到极富个性的知识。田月梅老师在语文课中,注重阅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情飞扬。
2.课题研究活动丰富多彩。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我们坚持“问题”即“课题”的原则,以教研组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促进教师发展。在研究中,锻炼了我们的教师队伍,培养了教师的团结合作。程立新、李萍等一批科研型的教师正快速成长。
3、注重开发校本,形成教育特色。我们以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作为挖掘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并结合教材开发适合学校的校本课程,本学年又新开设了《美图高手》、《日有所诵》、《书写童年》、《编织梦想》、《飞舞的精灵》、《我是小演员》等校本课程,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凸显办学特色。
三、提高队伍素质。
教师要想高雅自由,只有不断充电,为此,我们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
(1)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大讨论;
(2)开展“五个一”工程;
(3)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
(4)进行“知行”班主任络培训。通过培训,极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全面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同时学校还与市区的一些小学,村小等组织相关教学联谊活动,开阔教师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