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工作汇报材料(精选30篇)
4、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拓展教育空间,力求将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学校在开足开齐国家、地方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在近几年学校活动的基础上创编了《语文课外读本》,正在七八年级进行推广和普及。为拓宽学生阅读面,由语文组骨干教师为主,在邓振娟主任具体负责组织下,精心收录部分学生的作文,创编《语文课外读本》。有语文组老师兼课,将课程落实到位。学校开展阅读指导课评比、学生朗诵大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教师通过创编《语文课外读本》,提升自身专业发展。部分教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比赛并获奖。
三、工作成效。
几年来,我们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校本教研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xx年8月,全国第三届"和谐杯"说教材比赛中获得三个一等奖,五个二等奖;xx月高阳县主题下课例研讨活动中获得七个一等奖,二个二等奖。20xx年10月在山东枣庄举办的"我的模式我的课高校教学模式博览会"上,梁晓哲老师获特等奖,三个一等奖,四个二等奖;12月,高阳县主题下课例研讨活动中获得一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20xx年4月,我校八名教师参加在天津举办的第五届和谐杯说课标说教材大赛。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八名教师全部获奖;7月,全国第四届和谐杯"我的模式我的课"高效教学博览会,学校获团体金牌奖,优秀组织奖,参赛教师全部获奖;xx月,县教研室组织五个学科优秀课例研讨活动中,我校四名老师获县一等奖;一名老师获县二等奖。20xx年7月,我校选派8名教师参加第六届"和谐杯"中小学幼儿园说课标说教材大赛,陈秋香老师获特等奖,董丽宁、李爱娟、郭丽娟,齐欣茹老师获一等奖,屠薇薇,杨凤艳老师获二等奖。
20xx年xx月,我校组织多名学生参加"语文周报"杯全国校园写作大赛并获奖;20xx年1月,选派部分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新课程英语知识竞赛并获奖;20xx年4月,选派多名学生参加xx市青少年智力七巧板竞赛并获奖;20xx年4月,参加xx市科技创新科幻画大赛并获奖。
建校近几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被列为河北省优化学生心理生活研究项目实验学校,xx市文明单位,xx学院教师培训实践基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市级示范校,xx市优秀教育科研型学校,xx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xx市学校安全工作先进集体,xx市国防教育先进集体,高阳县科学素质教育基地,高阳县循环经济教育基地;学校被评为20xx-20xx年度县教育督导评估先进单位,高阳县教育教学优胜、立功单位,高阳县实验教学、信息技术教学优胜单位;我校连续四年获高阳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连续三年获高阳县中学生篮球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学校多次参加和谐杯中小学"我的模式我的课"高效教学模式博览会并获优秀组织奖、团体金牌奖。
四、存在的问题
1、教师评价制度还处于完善阶段。
2、教师在校本教研方面的意识、能力有待提高,思路较窄,还只是提出问题和发表意见,需专业引领。
3、对学困生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单调,效果不明显。
4、校本课程的开发水平有待提高。
五、整改措施
1、学习名校在教师评价方面的管理,结合自身特点,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
2、校本教研还需要开阔眼界,打开思路,并加强自身学习,聘请专家引领。
3、对学困生高度重视,找出学困原因,制定更适合学生的补救措施。
4、关于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还要加强学习,努力探索,积极实践。
当然不只这些问题,比如:教学管理中常规问题就没有很好的落实,还有对校本教研过程中教师成长如何评价、学生评价、课程的实施等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困惑。
回顾整个评估过程,我们感到自己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愧对上级领导对我们的信任。但是庆幸的是专家莅临我校指导,我们倍感荣幸。我们会聆听指导,珍惜这次机会,虚心学习,以便今后按照专家的意见更好地工作。
汇报完毕,谢谢!
学校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篇13
乌市八十一中学双语教学工作汇报双语教学是新疆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改革开放的需要,加强新疆的双语教育,对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交流和爱国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当今社会是一个多语的高科技的社会,从此意义上来讲,双语教学的存在和不断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发挥巨大的作用,教师掌握了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知识面不断扩展,眼界更加开阔,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而新疆各级政府将双语教学作为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并将它作为构建和谐新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一项战略举措。 “双语”教学是我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建设,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措施。这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区教育局的指导和大力扶持下,在短短的几年里探索,学校在硬件建设、师资配备、办学基础等方面已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双语教育特色,基本建立了符合学校的双语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效益和办学经验。
一、学校双语教学环境
1.学校基本概况
我校是一所有50年历史的,小学,初中为一体的民汉合校。建于1956年,前身为“新疆一建子校”。20xx年4月由政府接管,正式命名为“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一中学”。学校校级领导3人,设有校长兼书记、副书记兼副校长,副校长(少数民族)。下设校办、德育处(综合治理)、教务处、教研室、总务处五个处室。现有教学班33个,学生1121人,教职工98人。我校建校就有民族小学年级,70年代开办初中民族班,1984年开始开办高中民族班一直开(按照市教育局招生计划的精神,停止高中班招生,最后一批高中生20xx年7月已毕业,从此我校民族高中正式关闭)。我校现有民语系在编人员28人;正在参加自治区教育厅开办的双语培训班人员2人,指派到外县支教老师2人,现在担任教学人员有23(1人住院,这学期上不了班)人;现有年级小学1-6年级共6个班,初二年级一个班,共7个班。除语文、历史、地理、音乐外其它课程均用汉语讲授。
2.有一个非常浓厚的学语言环境。在建校开办民族班以来的这50多年里,校领导一直很重视民语系教学。最关键的是:学校的环境无意识的给少数民族教师提供了一个学汉语,提高汉语水平的场所:在这些年当中,不管是学校的各种学习,会议,田径运动会,学校的各种大型文艺活动活动等都是用汉语进行,在这种环境中付出一点点努力,却得到极大的收获:我们有些教师刚分到学校时,汉语水平很低,有些教师甚至无法用汉语跟汉语系教师交流。过几年后,经过其他教师的热情帮助和自己刻苦努力学习下,有些教师已经达到了把教案用汉语写的水平。
3. 民语系教师学汉语热情很高。“汉语是国语,以学好汉语为荣,以不会说国语为耻”是我校民语系教师学汉语的总则。我校民语系教师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学汉语,跟汉语系同专业教师交流意见,互相学习专业知识,通用教学资料和参考书,通过多年的努力,他们的汉语水平提高得很快。
4. 思想上已认识到--提高汉语水平有利于搞好民族大团结。我校民汉教师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态度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多的交流,思想沟通,相互协助下,大家都有了彼此的尊敬和更深刻地认识,使在民汉教职工之间搞好民族大团结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正面作用。中小学民语系教师经常跟汉语系同专业教师交流意见,互相学习专业知识,通用教学资料和参考书,所以我校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水平可以说比较高。目前有吐尼亚子,吐尔娜木,等好几名教师没有参加双语正规培训的情况下,仍然担任全校性教育教学任务。我们由此鼓励民语系教师提高汉语水平和进行双语教育教学水平,为能够成为民汉通用的得力人才。
二、在双语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
(一)民语系双语教师基本情况
学校民语系教师28人中已参加双语培训合格教师11人,正在参加自治区级双语培训班人员2人,没参加双语正规培训,直接参加考核通过,取得合格证人员3人。加上正在参加双语培训的人员来算,双语教学合格教师占民语系全体教师的57.14%。双语教师中已授予中教高级职称的教师共有2人,占民
语系全体教师的7.14%。,中级职称的教师共有 11人占民语系全体教师的39.3%。,初级职称的教师共有 3人占民语系全体教师的10.7%。双语教师的16人中9人为本科,7人为大专。其中数学4人,物理2人,化学2人,生物1人,汉语2人,政治1人,信息技术1人,地理1人已取得合格证书;正在参加双语教学培训的1人为音乐(20xx年3月毕业), 1人为思品(20xx年3月毕业)。